下载此文档

罗哲文:文物古建守望者阅读答案.docx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6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6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6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罗哲文:文物古建守望者阅读答案

  罗哲文:文物古建守望者
  刘烁
  以前,我对罗公的了解跟其它人差不多,只知道她是梁思成、林徽因的弟子,是首倡修复中国古长城的学者。她亲历中国百座寺院的考察和修缮,还为大运河申遗四处奔走。罗公对世界文化遗产一样十分关注。柬埔寨的古寺庙里,有一批天津大学的古建教授在那里搞修缮工作,她很想到那里去看看。在罗公的倡议和率领下,中国文物学会几位教授组成赴柬埔寨考察工作小组,于2021年12月中旬前往柬埔寨暹粒吴哥窟等考察。我有幸近距离接触罗公,感受大师的风范。
  罗公尽管修了一辈子中国庙,但参观考察暹粒的著名寺庙吴哥寺、巴戎寺等十几座寺庙,依然爱好盎然。她身挂大小两部相机,不停攀登在巨石之上,跳跃在散落满的大小砖石之间,边考察边拍照边讨论,统计着所到之处的景象,建筑、浮雕、石柱、门楣、壁画……在废墟中寻求吴哥帝国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宗教的痕迹,以判定其对杜会的作用和影响,和大家一起讨论、解读吴哥寺庙群中发觉的古代文明和中国文明、和欧洲文明发展的比较。面对着这么一个像上满了发条的“工作狂”,我们怎能相信,罗公已经83岁了呢?此时对她在修缮布达拉宫期间十年跑了十趟拉萨,就不会感到有什么奇怪的了。
  周萨神庙的修缮是罗公心系已久的工程,也是这次到柬埔寨最主要的考察项目。此时中国援建周萨神庙的项目已经进行了7年,天津大学建筑学院承接修缮任务。周萨神庙风化毁坏程度严重,需要修缮的项目很多。罗公的到来,让来自天津大学的青年学者十分兴奋,她们远在国外工作,竟能见到仰慕已久的古建大师,真是喜出望外,有一大堆问题要请教。于是,罗公乐呵呵修改行程,专门用一天的时间考察周萨神庙,跟天津大学的青年教授们认真交换意见,毫无保留传授古建学问。我们在周萨神庙看到,经过修复的方显著不一样于原建筑砖石的颜色,罗公介绍说:中国普遍使用“修旧如旧”的方法。这种方法的效果是,经过修缮的方新和旧浑然一体,大家难辨真假,仿佛全部是旧的。欧洲的修缮措施,是将修缮之处和原来的古物显著区分开来,便于大家识别出真正的古迹。
  罗公很关心天津大学的年轻人在柬埔寨的生活,看着她们在烈日暴晒下交得很黑的肤色,罗公一副心疼的表情,她问询部分生活细节,问寒问暖,再三嘱咐她们要照料好自己。期望她们克服气候炎热潮湿、虫蚊叮咬、工作条件差等很多困难,充足利用在柬埔寨工作的大好机会,增加实践经验,搞好跟各国古建教授的交流,学到真本事,圆满完成任务,为祖国争光。
  跟伴随罗公的脚步,我们来到吴哥最大的寺庙之一的圣剑寺。当初,正是下午3时左右,烈日当头,酷热不已,罗公“命令”大家不走了,停下来等候光线进行拍摄。一拨拔游客从我们身边走过,总有迷惑不解的人回头看看,这些人站在太阳底下不停擦汗,要干什么呢?一个多小时过去,夕阳为这座建筑披上一层金光。这时,罗公说,能够拍摄了。于是,大家立刻抱起相机,“噼噼啪啪”一阵快门响。拍摄工作一直连续到太阳落山。
  12月的吴哥为少雨的旱季,白天的气温仍在三十七八度。人待在哪里全部是燥热难耐、汗流浃背。我们一行从天寒冻的北京直飞暹粒,一下飞机就受到当热浪攻击,大家担心罗公的身体在这么艰苦的条件下工作是否吃得消,几天过后,我们发觉罗公精神矍铄、体力充沛,尽管天天在废墟中爬上爬下,十分辛劳,比起我们,罗公路走

罗哲文:文物古建守望者阅读答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6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梅花书斋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1-0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