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战争装备保障力量建设初探
摘要:装备保障力量建设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应根据不同的时期,不同的战争形态实际来实施。分析了信息化战争的特点,提出了优化装备保障力量结构、拓宽装备保障力量来源、提高装备保障力量能力、加强装备保障力量防卫的装备保障力量建设对策。
关键词:信息化战争;装备保障力量
未来信息化战争突发性强、作战样式灵活多变等特点,对装备保障力量的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全面、深入分析信息化战争的特点及其对装备保障力量的要求对加强我军装备保障力量建设具有基础性的作用。
1、信息化战争的主要特点
与传统的机械化战争相比,信息化战争以信息为基础并以信息化武器装备为主要作战工具,以系统集成和信息控制为主导,是一种新型的战争形态,形成了有别于机械化战争的新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作战时间迅疾短促
在信息时代,敌方信息系统以及支持敌方信息系统的信息基础设施遭到破坏和控制,无法再进行信息对抗标志着战争转变为和平。民用信息网络和基础设施在很大程度上支持信息系统的运行,使信息化战争将扩展到政治、经济、社会领域,并最终导致战争与和平之间的界限模糊不清,战时与平时的界限变得模糊,平时都在进行信息作战,战时只不过是平时信息作战的延续。
时间是战争的基本要素。相比机械化战争而言,信息化战争中大量使用信息化武器装备,在网络化的战场上,各个战场高度融合和相互依存,使发现目标、做出决策、下达指令、作战实施等环节,几乎是实时同步进行的。作战节奏和作战速度将大大提高,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呈现出迅疾短促的特点。
信息制胜,战场空间立体多维
随着大量信息化武器的投入使用,信息化战争的作战空间将由传统的陆、海、空三维空间拓展至陆、海、空、天、信息、认知和心理等多维、多方向、多层次的空间,敌对双方将在陆战场、海战场、空战场、太空战场、电磁战场以及心理战场等展开综合性的对抗。信息是联系战场各个要素的纽带,也是战场各要素发挥其应有作用的核心因素。信息化战争改变了机械化战争的那种陆海空单元战场、单一军兵种、单一作战领域的单元式战场较量方式,使作战成为多系统构成的作战体系间的立体多维的整体较量。在这种整体较量中,制信息权作为主导和沟通陆、海、空、天、信息、认知和心理战场的上一层位的战场主动权,是夺取战场主动权的关键,它主导和支配着制空权、制陆权、制海权、制天权等主动权的争夺,能使敌军的物质力量在战场上失去效力,使已方的战斗力得到倍增。要取得胜利,就必须先拥有制信息权。
体系对抗,作战样式灵活多变
信息化战争中,作为主要武器装备的C4ISR 系统、信息战装备、精确制导武器和信息化作战平台,通过全球信息栅格进行无缝连接之后,将形成全维度、全天时、全天候的一体化、实时化作战体系。拥有完善的信息化作战体系的一方能够控制作战手段,灵活选择目标并控制战争进程和节奏;没有相应信息化作战体系的一方,则群龙元首,一盘散沙,数量众多但没有灵魂,因而难以形成作战效能[王成海,常兴泉,,2007年第9 期]。
在信息技术的推动下,电子战、网络战、信息战、特种战、心理战等作战方式成为打
信息化战争装备保障力量建设初探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