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思考
[摘要]
蒙台梭利指出,幼儿的学习需要一种环境,在有准备的环境中,幼儿可以进行自我教育。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身体的发展,为幼儿准备学习环境,成为幼儿的观察者和引路人,而不仅仅是教会幼儿一些知识。在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蒙台梭利方法实训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尝试从纪律、教学语言、教具、教学方式、教师准备五个方面对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进行思考,旨在学生掌握蒙台梭利教具操作的基础上,深入理解蒙台梭利的教育思想,在未来的教师岗位上能够创造性使用其教学方法。
[关键词]
蒙台梭利方法;学前教育;人才培养
一、蒙台梭利方法的基本内容
(一)蒙台梭利方法产生背景。蒙台梭利方法是蒙台梭利1907年在创办“儿童之家”实践基础上创立的教学法,主要是针对3-7岁儿童的教育方法。其中包括对教师的基本能力要求的描述,也包括对3-7岁儿童在儿童之家所接触的教育内容的介绍,系统地介绍了儿童之家的教师、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这也是蒙台梭利教育实验的基地,蒙台梭利思想形成也是在一所所儿童之家的教育实践基础上产生的,她撰写了《适用于“儿童之家”的幼儿教育科学教育方法》。1912年她的学生Annegeorge将书翻译为英文在美国出版,书名为《蒙台梭利方法》(themontes-sorimethod)。后来很快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引起了世界各国教育界的强烈反响,并且掀起了学习蒙台梭利方法的热潮。虽然中间对这一方法的运用不同国家和地区有不同的评价,但是蒙台梭利方法的影响,至今仍然被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借鉴学习。当前我国学前教育事业正处于迅速发展时期,优质的幼儿教师队伍是保障高质量幼儿教育的前提条件。研读蒙台梭利方法,借鉴其培养教师的方法,对提高当前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有重要意义。(二)蒙台梭利方法的内容。蒙台梭利方法包括三个要素:(1)有准备的环境。其中有自由的观念、结构与次序、真实与自然、美感与气氛、蒙台梭利教具及社会生活的发展。(2)教具。儿童的工作材料,重视其内在的目的,即帮助儿童透过与教具的互动自我建构其心智的发展。其教育具有孤立化的特质、错误控制、美感、活动性、数量上的限制,由简而繁、由易而难、由具体至抽象的特点。教具的种类包括:日常生活练习教具、感官教具、学术性教具(如语文、数学、地理及科学等)、文化及艺术教具。(3)教师。教师是蒙氏环境的中心,蒙台梭利称其为引导者(directress)。蒙台梭利认为教师应该是敏锐的观察者、环境的预备者和照顾者,也是环境与儿童间的桥梁,并且是儿童的示范者,也是良好的沟通者。[1]在蒙台梭利运用于“儿童之家”的幼儿教育方法论述中,从纪律、怎样授课、生活练习、儿童膳食、肌肉训练、自然教育、体力劳动、感觉训练、智力教育、阅读和书写教育、数学等分别介绍了儿童之家理论到实践的具体方法,包括其开展教育实践的具体案例。其中针对每一项教育内容她都设计了配套的教具支撑其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实施。比如,从感官教具长棒到数学教具数棒就是依据幼儿思维发展具体形象性的特点,帮助幼儿逐渐形成数量概念的,同时每一种教具都有系统科学的设计依据,可以让教具使用的指导者能够系统理解教育的原理。正是其规范、合理、科学、系统的教具的支撑,促使了其教学方法在世界范围内推广和使用,而且具有持续性效果。
二、
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思考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