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沦》读书笔记
以下是由应届毕业生网PQ小编为大家推荐的《沉沦》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学:
郁达夫的这篇小说,讲了一个留日的中国青年,因不适应国外新的环境、罪疚于自己的淫念、对爱情的可望不可及、没有知己朋友孤单、与家人的矛盾和悲哀与祖国落后等等原因患上了抑郁症并最终选择投海自杀的故事。
老实说,《沉沦》这篇作品,是我在看至最后部分时才认同它的。这篇小说由小及大,从一个青年自在到痛苦再到堕落(严格来说他真不算是堕落)的过程,反映落后的国家对当时青年的负面影响,从而呼吁改善国家、进步社会。
另外,《沉沦》的语言十分清秀,比较靠近当代的白话文作品。同是1921年的白话文小说,郁达夫的《沉沦》里白话文明显要比鲁迅的《阿Q正传》的更易懂,更正常。尽管存在作者故意显摆而写了不少外语诗歌及古代汉语诗词的情况,但这也更能体现郁达夫的学识渊博。
在景物描写上,相比较《阿Q正传》,《沉沦》明显更加侧重,并且更能利用景物展现主人公的心情,写得更加细腻。从以上几个角度来看,《沉沦》确实不错,也难怪在当时引起很大反响了。
但在刚刚读这篇小说时,我感到的,是一种对做作的作者与矫情的主人公的反感。比如主人公那动不动就眼睛里就涌出了两行清泪觉得孤独得可怜,比如主人公对自然景物的陶醉、对世间人群的逃避,比如主人公要么说诗意的语言要么就说外语。爱屋及乌,我就对郁达夫的印象不太好了,感觉他是为赋新词强说愁之类的无病呻吟的作者了。
然而,当我看过小说中部介绍主人公生活背景时,我就明白主人公这种可悲性格的出现
是有原因并且很自然的。主人公原本生性爱自由、敢于反抗,不甘心服从迷信的管束。但是由于无法顺利完成学业,他便把自己这局在数在看书作诗写小说。,他逐渐思念自己家乡;当无法遏制邪念时,他便更加自责压抑。最后,误入风柳之所并认为因承认国籍受辱,使主人公崩溃并走向了自杀。从人物的行为来看,可以看出他那自尊却又自卑的性格;以人物的性格来说,可以解释他矫情怪异的行为。
《沉沦》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