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共轴双旋翼无人机中国部不输角鲨.docx


文档分类:研究报告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共轴双旋翼无人机中国部不输角鲨

  2021年5月9日,俄罗斯在莫斯科红场举行阅兵式,庆贺第73个胜利日。和以往的阅兵不一样,在今年的阅兵中,俄罗斯首次系统化地公开了自己的无人机部队,让西方媒体备受关注。
  俄罗斯虽是航空制造业的传统强国,但在無人机领域,其并未享受和之相匹配的声誉和地位。经济萎靡让俄罗斯错过了至关主要的信息化革命,而无人机正是信息化和传统行业相结合的典范。不过,俄罗斯正在追赶——不论是北约大兵压境的现实威胁还是军用无人机外销市场的宽广前景全部让俄国人以为这是必需补足的一课。某种程度上,以自己最为擅长的技术作为支撑往往成为取得成功的捷径——中国在无人机领域的领先得益于其拥有全球最大规模的信息产业链。显然,俄罗斯不具有这么的基础,但俄国人多年来在传统航空领域的技术积累依旧让人艳羡。将资料柜里久经考验的成熟技术应用到无人机领域,不失为快速处理无人机有没有问题的可靠措施。而在这次阅兵中亮相“角鲨”无人直升机或许正是这一思绪下的产物。无人版卡莫夫直升机
  假如你对俄军装备稍有了解,就会以为“角鲨”似曾相识。没错,经典的可折叠共轴双旋翼和标志性的双垂尾和卡莫夫的卡系列直升机如出一辙。现在还没相关于“角鲨”研制单位的官方说法,但相关媒体进行了揣测:部分媒体直接点出这就是卡莫夫设计局的产品,但也有些人认为“角鲨”出自一个名为Rotorfly的俄罗斯民营直升机企业。后者成立于2021年3月29日,毗邻卡莫夫设计局,恰巧企业创始人鲍里斯也来自卡莫夫设计局。Rotorfly企业最关键的技术就是共轴双旋翼直升机,关键产品为R-30轻型直升机。R-30旋翼直径6米,动力为一台100马力干瓦的罗泰克斯912发动机,有趣的是这两项配置和“角鲨”公布的资料完全吻合。不过有一点不一样的是,R-30为轴外操纵技术,而依据照片“角鲨”所采取的应该是轴内操纵。但不论怎样,“角鲨”拥有卡莫夫血统应该没有争议,能够确信这就是一款无人版的卡系列直升机。
  在俄军,尤其是俄海军中,卡系列直升机可谓经久不衰,长久占据主力舰载直升机的位置。之因此有如此表现,是因为共轴双旋翼布局有很多和生俱来的优势。首先,因为两副反向旋转的旋翼能够抵消扭矩,所以这种直升机没有尾桨,也不需要装长长的尾梁,机身长度能够大大的缩短。因为有两副旋翼产生升力,每副旋翼的直径也能够缩短。依据测算,在桨盘载荷、发动机和相同总重的情况下,共轴双旋翼直升机纵向尺寸仅为常规单旋翼直升机的60%。这也是卡系列直升机深受俄罗斯海军青睐的主要原因,更短的机身意味着更小的机库面积。其次,共轴无人直升机的机体部件能够紧凑地安装在直升机重心处,因此降低了直升机俯仰和偏航的转动惯量。同为10吨级直升机,共轴双旋翼直升机的俯仰转动_惯量只是常规单旋翼直升机的二分之一,这意味着直升机将有更加好的加速性和灵活性。另外,因为共轴直升机取消了尾桨,因此根本消除了常规单旋翼直升机尾桨的故障和事故隐患,增加了飞行的安全性。仍是一条幼鲨
  毫无疑问,卡莫夫在共轴双旋翼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但这并不意味着“角鲨”也会像卡系列有些人机那样成为经典。除了基础的气动技术以外,所采取的飞控和导航技术更是关键,而这方面现在并没有太多公开资料。从现在俄罗斯公布的数据看,“角鲨”机身长317米,旋翼直径6米,最大起飞重量490干

共轴双旋翼无人机中国部不输角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梅花书斋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1-0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