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一)红外光谱的原理
红外吸收光谱是物质的分子 吸收了红外辐射后,引起分子的 振动一转动能级的跃迁而形成的 光谱,因为出现在红外区,所以 称之为红外光谱。由于物质对红外光具有选择性吸收,因此不同物质便有不同的 红外吸收光谱图,据此可判断物质的种类等,这就是红外光谱法定性分析的依据。
名称
波数,诃"
能级跃迁类型
近红外区
(泛频区)
-
13300-4000
键的
倍频吸收
中红外区
(基本振动
E)
*50
4000-200
分子中基团提动、分子
转动
远红外区
(转动区)
50-1000
200-10
分子转动、晶格(骨架)
掘动
其中,远红外光谱是由分子转动能级跃迁产生的转动光谱; 中红外和近红外 光谱是由分子振动能级跃迁产生的振动光谱。只有简单的气体或气态分子才能产 生纯转动光谱,而对于大量复杂的气、液、固态物质分子主要产生振动光谱。目 前中红外区是研究最多的区域。
1. 工作原理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 )是红外光谱仪器的第三代。FTIR没有色散
元件,主要由光源、Michelson干涉仪、探测器和计算机等组成。光源发出的红 外辐射,经干涉仪转变为干涉图,通过试样后得到含试样信息的干涉图, 有电子
计算机采集,并经过快速傅立叶变换,得到吸收强度或透光率随频率或波数变化 的红外光谱图。
2. 仪器主要部件
(1) 光源
FTIR要求光源能发出稳定、能量强、发射度小的具有连续波长的红外光。
通常使用能斯特灯、硅碳棒或涂有稀土化合物的镍铬旋状灯丝。
(2) Michelson 干涉仪
Michelson关涉仪示意图
FTIR的核心部分是 Michelson干涉仪(见上图)。在相互垂直的M1和M2 之间放置一呈45度角的半透膜光束分裂器 BS ( beam splitters ),可使50%的 入射光透过,其余部分被反射。当光源发出的入射光进入干涉仪后被 BS 分成两
束光一一透射光I和反射光U。其中,透射光I穿过BS被动镜M2反射,沿原路回 到BS并被反射到探测器D;反射光U则由固定镜M1沿原路反射回来,通过BS 到达D。这样在D上所得的I光和U光是相干光。
如果进入干涉仪的是波长为入的单色光,开始时因 M1和M2与BS的距离 相等(此时称动镜M2处于零位),I光和U光到达)时位相相同,发生相长干涉, 亮度最大。当M2移动入射光的入/ 4距离时,则I光的光程变化为"2,在D上两 光相差为 180 度,则发生相消干涉,亮度最小。因此:
当动镜M2移动X/ 4的奇数倍时,则I光和U光的光程差为%2的奇数倍,都 会发生相消干涉;
当动镜M2移动X 4的偶数倍时,贝打光和U光的光程差为X2的偶数倍(即 为波长的整数倍) ,都会发生相长干涉。
而部分相消干涉则发生在上述两种位移之间。
( 3)检测器
即上述之探测器D,一般可分为热检测器和光检测器两大类。
( 4)记录系统
为红外工作软件。
(二) FTIR 的优点
1. 具有扫描速度极快的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