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梧桐树
2021年9月,南京市城管局公布了南京地铁市政府站工程建设树木移植、砍伐审批结果。依据计划,中秋节后,211株树木移植,还有78株树木因为价值不大等,最终决定砍伐淘汰(9月12日)。
据悉,南京市政府为建设南京地铁3号线和10号线,将南京市主城区内于上世纪中期栽种的1700余棵梧桐等树木移栽,引来该市市民以多种方法向市政府提出提议,期望尽最大可能保留住这些“绿色邻居”。这一“梧桐树风波”引发了广泛关注,最终总算有了审批结果。看来,历时半年多的风波应该画上一个句号了。
不过,这个句号画得很不轻易。据统计,为了这个方案,仅仅专题会议就召开了41次,南京市政府还所以公布了。
现在一定有很多市民松了一口气:总算保住了上千株的梧桐树。回过头来看一看这个决议过程,可能全部有一点体会:费时半年以上,开会41次,民主决议的成本是很大的。
民主就是很“麻烦”,对此,南京的市民应该有切身感受。2021年,南京开全国先河,16名市管副职干部经过电视直播演讲答辩,公开PK,竞争市劳动局、药监局、旅游局、市级机关事务管理局4个局长职位,这即使是在官员之中施行的有限的民主,但也费去了很多的时间和精力、人力和物力,比之由上级发文任命,真的要麻烦几十倍呢。
那么,我们能不能因为民主“麻烦”,于是就抛弃民主,选择少数人、部分人说了算?不能。民主对抗的是权力,捍卫的是权利。民主越是复杂,它也就越能够有效地保护权利,规制权力。不然,公民权利恐怕极难保障。比如,一个简单的投票选举,就会引申出很多问题,选票要改变“赞成票不动笔”问题,写选票还需要“秘密写票”,表决器上还需要加盖子,这些繁琐的细节或许正关系到民主的真实性。
更主要的问题是,假如我们害怕民主的麻烦而选
南京梧桐树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