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门女,有一个疯狂叫执著
一、贫困农村女孩顶住压力进农大 韩梅梅1978年出生在湖北省竹山县一个小山村。家里还有一个比她小3岁的弟弟。韩梅梅的父母懂点文化,认为读书是跳出农门、摆脱土地束缚的最好出路。所以,她们拼命地干活,节衣缩食,想方设法盈利供两个孩子上学。
那年,韩梅梅立即要上高三,弟弟初中毕业。家里没有能力供两个孩子读书了,父母流着泪和孩子商议看让谁继续读书。没想到弟弟主动提出退学,她的理由是姐姐成绩好,考大学有期望,还说自己是男孩子,力气比姐姐大。于是,弟弟回家干活,将读书的机会让给了韩梅梅。
韩梅梅格外珍爱这个读书的机会。那时,和她同龄的孩子全部外出打工寄钱回家,资助家里盖新房。一幢幢小楼拔地而起,而韩梅梅家仍然住在旧的瓦屋里。看着家庭的情况,想想家里惟一的期望全部寄托在她一个人的身上,韩梅梅感到前所未有的压力。她的心中有一个信念: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改变家庭的窘迫局面。
高考时,韩梅梅取得了600多分的好成绩,她被湖北一个农业院校录用。韩梅梅成了村里的第一个大学生,但她并不快乐。村里人的流言蜚语像雨点般打在她的身上:“农业大学有什么好读的。没出息!”“就是嘛!我们没读书照样会种地。还不如在家修理地球!”
韩梅梅家人和亲戚好友也劝她去复读考个好学校。可韩梅梅有自己的想法,复读要缴学费,还要浪费一年的光阴。考虑到家庭的经济情况,最终她决定读农大。
二、学以致用,改变大家对农学院的成见
1997年9月,韩梅梅开始了她的大学生活。
图书馆是韩梅梅最爱去的地方,在一份自然科学报上,韩梅梅接触到生态农业和生态家园的相关知识,了解到国外农业废弃物利用的成功范例,看到了沼气工程建设让农村脱贫致富的诱人前景。
在自己的故乡,农作物的秸秆比如棉花秆、玉米秆、水稻秆等全部用来做做饭的柴火。祖祖辈辈世世代代一直过着这种烟熏火燎的日子,全然不知道,秸秆燃烧成灰烬是一个资源的大大浪费。学农就要为农村服务,为故乡出力,韩梅梅要改变故乡人对农学院的偏见。
她决定搜集这方面的信息,她将资料复印整理后,寄给了村长,期望村长能率领全村过上富裕的生活。可是,信寄出去后一直没有回音。利用五一长假,她特地为此回家一趟。找到村长问起此事,村长竟然没有当一回事。
认定要做的事,韩梅梅是不会轻易放弃的。韩梅梅便向家人讲述沼气利用的好处,动员家里搞沼气工程。父母最终被她说服了。她们投资1000块钱建了一个8立方米的沼气池,修了新式厕所,将猪圈连着沼气池,将废弃的农作物和秸秆、废水、粪便放进去发酵,方便产生沼气。
韩梅梅到学校去了,她常常写信回家进行远程技术指导。产生的沼气能够供家人做饭、点灯照明,沼液养活了4头猪,沼料成为1亩果园整年的肥料。一年下来,小小的沼气工程让家庭收入增加了3000元。要知道,村里人在地里一年忙到头,除去化肥、农药、种子的开支,有时连本钱全部弄不到。因为尝到了甜头,家人还准备扩大沼气池规模,办养猪场,扩大果林面积,要大干一场。以后,村长主动找上门,要将这个经验在全村推广,还不好意思地对韩梅梅说:“当初我错怪你了!”村民们也纷纷到韩梅梅家取经。村里建造新式沼气后保护了生态环境,废弃物得到了合理的利用。韩梅梅用自己的行动证实了当初的选择,诠释了知识的价值。
三、研发环
寒门女,有一个疯狂叫执著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