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关于幼儿同伴游戏水平的文献综述.doc


文档分类:幼儿/小学教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教管院 06学前教育 邬亚琼 064010227
摘要:
同伴游戏指的是在年龄相同或相近的儿童之间进行的在某一固定时空中,遵从一定规则,伴有愉悦情绪,自发、自愿的有序活动。
目前关于幼儿同伴游戏水平的研究甚少。对幼儿同伴游戏研究的方向主要有:幼儿游戏的特点、幼儿同伴游戏的重要性以及儿童同伴游戏理论的研究。
关键词:同伴游戏水平 文献综述
本研究采用文献分析法,以独立成篇的文章或报告为分析单元,从百度、中国知网、维普数据、万方数据、《学前教育研究》中查阅了与幼儿同伴游戏水平相关的文章。
一、幼儿同伴游戏水平的研究现状
(一)目前,我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
1、关于幼儿同伴游戏特点的研究。如何梦的《2~5岁幼儿游戏的年龄特点研究》(其其结论有: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在游戏中的社会交往意识和能力都在提高;旁观、独自游戏、结构游戏虽然在数量上无显著差异,但是在发展程度上有显著差异;同伴互动可以推动游戏的进程;不同活动区里的游戏行为存在显著差异,但是不同园所、不同性别的幼儿在游戏的发展水平上无显著差异)。武建芬的《幼儿自由游戏活动中同伴交往的特点》(其研究内容是:采用录像观察法考察了幼儿在自由游戏活动中同伴交往的基本特点。结果发现,幼儿与同伴交往的总次数和交往总时间随年龄增长而增多;在相同时间内,幼儿在室内与同伴的交往次数和交往时间显著多于室外;幼儿与同伴在交往性别、交往主动性、交往方式、交往性质及交往控制性上存在一定年龄和性别差异;同伴交往次数与交往时间基本能比较一致地反映同伴交往的质量,但两者有时会出现不一致,引入交往时间考察幼儿同伴交往质量很有必要。)
2、对幼儿同伴游戏重要性的研究。如宋立宏的《同伴游戏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的实例观察与思考》(其得出的结论有:(1)社会性能力的发展是一个复杂的过程,一般不是直接来自于教育,而是在幼儿得实际交往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2)幼儿与同伴之间的交往,是其社会学习的重要途径,我们应为幼儿提供人际间相互交往和共同活动得计回合条件,并加以指导。(3)幼儿社会态度和社会情感的培养尤其应该渗透到多种活动和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中,创设一个能够使幼儿感到轻松、关爱、支持的良好环境,避免单一说教。
(4)社会学习是一个漫长的积累过程,需要幼儿园、家庭、社会的密切合作,协调一致,共同促进幼儿良好社会性品质的形成。
3、儿童同伴游戏理论的研究。如张介平的《儿童游戏理论的发展综述》(其研究内容有:笔者按照儿童在游戏中参与人数将游戏分为个人游戏、假集体游戏、集体游戏三类。个人游戏  是儿童在游戏过程中单独游戏,不与其他儿童共同游戏。个体从出生到3岁左右都是处于这个阶段。有研究材料显示[10]:约有70%的3岁以下的儿童都喜欢做个人游戏。在这个阶段幼儿的游戏内容主要是重复模仿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琐碎的片段,如在屋子中走来走去,他们重复这些经历是为了加深这个过程在其心中的印象,而且重复这些经历本身就是一种愉快的源泉。这时候的游戏没有什么目的性,但与幼儿的注意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此时儿童的有意注意尚未形成,很多无关的刺激都能引起幼儿的注意,所以他们在一项游戏上所花的时间是非常短的。  假集体游戏  是指2~3个儿童聚集在一起游戏,但是游戏中并没有合作,没有角色分化,没有规则。这个时期的儿童年龄为

关于幼儿同伴游戏水平的文献综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6403****
  • 文件大小28 KB
  • 时间2021-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