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法指导
一、信息技术的课程地位、目标及学科特点
1、信息技术的课程地位
信息技术是我国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中的技术领域的课程之一(另一课程为通用技术),是一个基础的学习领域,具有基础性、综合性、人文性等性质。
高中信息技术的课程地位主要表现在:
1)基础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基础性表现在,它是信息技术在各个学科中应用乃至全部教育活动的基础,是学生在今后工作与生活中有效解决问题的基础,是学生在未来学习型社会中自我发展、持续发展的基础。
2)综合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综合性表现在,其内容既包括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等技能性知识,也包括应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对信息技术过程、方法与结果评价的方法,信息技术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相关权利与义务、伦理道德、法律法规等。
3)人文性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人文性表现在,课程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而设置,既表现出基本的工具价值,又表现出丰富的文化价值。即既有恰当而充实的技术内涵,又体现科学精神,强化人文精神。
2、信息技术的课程目标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中学信息课程的主要任务是:“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和意识,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信息技术基本知识与技能,了解信息技术课程使学生具有获取信息、传输信息、处理信息和应用信息的能力。教育学生正确认识和理解与信息技术相关的文化、伦理和社会等问题,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使用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高中信息技术课以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根本目的,着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倡导运用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实践,注重交流与合作。
他┉┉
各学习小组认真分析探讨,共同回答如下问题:
上述两则材料表达了哪些信息?
你认为信息的表现形式除了文字、图片外还可以有哪些?
你认为这些信息有价值吗?为什么?你有什么办法来完成对信息价值(真伪)的辨别?完成下面表格的填写。
(学习建议:同学们可以从以下一些方面进行分工讨论,信息的要素是否齐全;对其表达的信息进行逻辑推理判断其中涉及的事物是否客观;侧面了解,与同类信息比较;实地考察,或向知情人咨询;这些信息对你有什么应用价值等)
表一:信息的特征
特征
特征的含义
(你认为信息的特征有多少点就可以写多少)
表二:信息价值判断的标准
标准
标准的解释
二)、自主学习
1、方法介绍:
学习方式好处在于学生可以个性化学习,根据自身兴趣选择学习内容,自定学习进度,自我评价,教师指导上更具有针对性和差异性。但自主式学习方式不适合作为长期的教学形式,因为这样会让学生感到单调无味,也不利于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且从最终效果来看,自主式学习也不是适用于所有学生,特别是缺乏自觉性的学生,往往会拖延,以致达不到学习目标。在对自主式学习的指导上,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学习时,必须明确学习目标,划分好进度安排;适当引导学生探索式学习,主动构建知识结构,督促
信息技术学法指导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