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科尔沁蒙古族衣饰科尔沁蒙古族萨满传统音调特征.docx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科尔沁蒙古族衣饰科尔沁蒙古族萨满传统音调特征

  摘要:由乐器、神歌及仪式内容诸原因所组成的科尔沁蒙古萨满音乐文化,是蒙古音乐文化中的独具特色的艺术类型。首先,在神歌的旋律上它保持了浓郁的蒙古音乐风格;另方面,在乐器的使用上又融合了周围满汉民族萨满乐器的配置方法;另外,在祭奠内容上又深受喇嘛教的影响。它是一个游牧―农耕经济条件下所产生的“复合型”的文化形态。
  关键词:蒙古族;萨满音乐
  中图分类号:J607文件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6X202103-0000-01
  一、萨满乐器的地域特色
  对于分布于宽广地域的一个人数众多的民族共同体,因为各部落和氏族之间所处的自然条件、生产方法和周围的人文环境之不一样,因此其文化形态必定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这一点,在蒙古族萨满乐器的使用和配置上表现的尤为显著。如呼伦贝尔一带的巴尔虎蒙古博使用抓持型的萨满鼓抓鼓,和邻近的鄂温克族、达斡尔族相近;哲里木盟一带的科尔沁蒙古博使用握持型的萨满鼓单鼓,和邻近的满族、汉族相近;而河套平原一带的察哈尔蒙古博使用的萨满鼓则介于二者之间。握持型的塔拉哼格日各,是科尔沁蒙古博的标志性乐器。使用腰镜,也是科尔沁蒙古萨满仪式在乐器配置上的突出特点。铜镜是农耕文化的产物,属汉文化圈里的东西。汉族和中国东北阿尔泰语系诸族的萨满仪式无不使用铜镜作为主要法器。她们或将铜镜披挂在萨满的身上,或缝缀在萨满的神服上,或镶嵌在萨满的神帽上作为护心镜、护背镜、护头镜等。但将铜镜串联在一起围系在腰间并使其相互碰撞发声而成为乐器的,则十分少见。在文字记载中,使用腰镜的民族有蒙古族、达斡尔族和锡伯族;但在现在的田野考察中,只有在哲里木盟的科尔沁蒙古萨满那里才能见到腰镜的实物。因此,腰镜也是科尔沁蒙古博的标志性乐器。这些,便形成了科尔沁蒙古萨满音乐文化不一样于其它地域蒙古萨满音乐文化的地域特色。
  二、萨满神歌的民族风格
  尽管科尔沁蒙古萨满神歌深受周围其它民族文化的影响而形成了独特的地域特色,但宏观上蒙古族的音乐特质仍然隐含在萨满神歌之中。因此,在融入了其它民族文化原因的科尔沁蒙古族的萨满神歌中,大家仍然不难体味到鲜明的蒙古音乐风格。
  科尔沁蒙古族的萨满神歌含有蒙古族民歌的特点。譬如,科尔沁左翼中旗色仁钦博演唱的由g到b?的宽广音域,音程跳跃高达十度的特殊旋法,全部是中国东北阿尔泰语系其它民族萨满音乐中十分少见的。同时,主音为6的羽调式,3-6-ì-1的旋律走向,也使科尔沁蒙古族萨满神歌保持了浓郁的蒙古族民歌韵味。
  科尔沁蒙古族的萨满神歌含有载歌载舞的蒙古族音乐艺术特点。萨满神歌是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因此含有强烈的舞蹈律动感。譬如,库伦旗门德巴雅尔演出的鼓套方整的结构和呈均分律动的节奏节拍,配合萨满欢快、轻盈的转圈碎步快跑,表现了蒙古族音乐载歌载舞的艺术风格。在科尔沁蒙古博那里,塔拉哼格日各不但是一件伴奏的乐器,也是舞蹈的道具。譬如,科左中旗官布博演出的是博舞蹈里含有很高技巧难度的鼓技。博双手持塔拉哼格日各,边舞边耍鼓并伴有多种技巧性的动作。两面塔拉哼格日各在博的手里旋转如飞、飘洒自如。
  科尔沁蒙古族的萨满神歌含有蒙古说唱音乐形式如当地广泛流行的好来宝、胡仁・乌力格尔等擅长叙事的特点。蒙古博关键利用叙事性的神歌来进行人和神灵之

科尔沁蒙古族衣饰科尔沁蒙古族萨满传统音调特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书犹药也
  • 文件大小18 KB
  • 时间2021-04-24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