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第九章 口腔科常见疾病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牙周病与口腔黏膜病的病因;
、牙周病与口腔黏膜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要点。
。
能力目标:
能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牙体及牙髓病、牙周病与口腔黏膜病的病人作出初步的诊断。
(一)龋病
是牙体硬组织在以细菌为主的多种因素影响下,所发生的一种慢性进行性破坏疾病.
1、病因:四联因素论
2、特点:好发于窝沟点隙
3、分类:按进展速度:急性龋(湿性龋)或猛性龋(放射性龋);慢性龋(干性龋)或静止龋;继发龋
按解剖部位:窝沟龋;平滑面龋,面龋,颈部龋;根面龋;线性釉质龋
按病变深度分:浅龋(釉质龋);中龋(牙本质浅龋);深龋(牙本质深龋)
一、牙体牙髓病
4、临床表现:
浅龋:初期为白垩色斑块,后着色呈黄褐色。 探诊时有粗糙感或能钩住探针尖端,后期可出现局限于釉质的浅洞无自觉症状(X线检查可发现隐蔽部位)
中龋:牙本质软化呈黄褐或深褐色,深及牙本质有明显龋洞。有探痛或冷热酸甜刺激痛,冷甚。刺激源去除后疼痛立即消失,无自发性痛
深龋:坏达牙本质深层。大而深的龋洞或入口小而深层广泛破坏。对外界刺激反应较剧烈,较中龋为重。刺激源去除后,仍可立即止痛,无自发性痛。
一、牙体牙髓病
5、治疗:
充填术:窝洞制备基本原则:去净龋坏组织 防止继发龋,保护牙髓组织尽量保留健康牙体组织,制备抗力形和固位形
一、牙体牙髓病
二、牙髓炎
是指细菌或毒素侵入牙髓引起的炎症。
【病因】
:深龋是主要感染途径。通过牙本质小管侵入牙髓组织或经龋洞直接进入牙髓而引起牙髓炎。
。
、化学药物及物理因素如温度、电流刺激亦可引起。
一、牙体牙髓病
【临床表现】
剧烈疼痛(自发性阵发痛;夜间痛--卧倒尤甚;温度刺激加剧疼痛;疼痛不能自行定位)检查时常可见患牙穿髓,探痛明显。
:
分为慢性闭锁型牙髓炎(无露髓孔);慢性溃疡型牙髓炎(有露髓孔);慢性增生型牙髓炎(有牙髓息肉)均能定位患牙。
一、牙体牙髓病
【治疗】
1、应急止痛
(1)开髓减压
(2)药物止痛
2、保存牙髓治疗:盖髓术和活髓切断术
3、保存牙体治疗:塑化治疗和根管治疗
一、牙体牙髓病
三、根尖周病
是指牙齿根尖部及其周围组织,包括牙骨质,牙周膜和牙槽骨发生病变的总称。
分为急性根尖周炎和慢性根尖周炎。
【病因】
:主要来自牙髓病,其次是通过根尖孔、侧副根管及牙本质小管而继发,血源性少见。
,产黑色素类杆菌是急性尖周炎的主要病源菌。
。
一、牙体牙髓病
【临床表现】
1、急性根尖周炎
炎症初期患牙有浮起感,咀嚼时疼痛;患牙可定位。当形成化脓性尖周炎时明显跳痛,颌下淋巴结肿大。
2、慢性根尖周炎
多无明显自觉症状,有反复肿胀疼痛史,检查可发现根尖区牙齿上有瘘管。
临床可见慢性根尖周炎急性发作,症状明显。
一、牙体牙髓病
五官科学口腔科常见疾病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