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反思.doc


文档分类:中学教育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页眉.. 页脚. 《文化与经济、政治》教学设计与反思课题新人教版思想政治第三册《文化生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课时“文化与经济、政治”作者及工作单位贾明艳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第一中学教材分析 1、本框内容在教材中的地位。文化是人类的精神活动及其产品的总称。它与经济、政治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文化不仅反映着一定时期的经济、政治状况,而且以极大的反作用推动或阻碍经济和社会进步。当今,文化已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资源,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课内容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通过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的学习,增强学生弘扬中华民族文化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对本框内容的认识和理解。本框内容承上启下。在学生学习了经济、政治与生活模块之后,今天又学习了文化的内涵。本节课正是以上内容的落脚点和归宿。教材是教师进行教学的基本依据,思想政治课课本因其内容的特殊性,常编常新,与时俱进。要想上好政治课,就应吃透教材,明确其编写意图、结构、重难点。但绝不意味着我们应该拘泥于教材,破其卷、取其神、消化教材、优化结构,才是我们对待课本的正确态度。以此为指导思想,我们对本框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目的是让学生更主动地关注社会现实,提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这种处理超越了教书本身文本非束缚,体现出教师是在用教科书而不是教教科书。教学设计就像在教材和学生之间“架桥”,既然是“架桥”,就要一头扎在此岸———教材上,另一头直通彼岸—学生的脚跟。既要钻研教材,又要研究学生,才能备好课。如果一岸动工,轻视另一岸的工程,是不可能把桥架好的。所以,备课的另一基本环节就是研究学生。.. 页脚. 在高一思想政治课的两个模块中,学生分别了解了经济、政治的基础内需, 并在前一框题中懂得了文化的含义,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三者的关系的理性认识基本上是空白。①从学生的心理、生理特征看,他们风华正茂,有着强烈的求知欲和好奇心, 接受能力比较强。但兴奋点仍主要集中在直观感觉上。②从思维特征看,仍未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辩证思维有待培养。③从认知结构看,通过前两个模块的学习,学生已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现实生活中感悟了文化的魅力。但又是刚刚接触《文化生活模块》,对一些具体问题未免有些粗浅、偏颇和模糊。④从学习动力看,高中学生视野宽阔,有敏锐的洞察问题能力。对国际、国内的重大时事比较关注,本课涉及的时事较多,学生有较高的学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2、理解文化与经济、政治的相互影响、相互交融。 2、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全面的、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⑴培养学生重视自身文化素质的意识; ⑵理解文化的地位和作用,培养为增强综合国力贡献力量的意识。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行为设计意图经济、政治和导入新课:引导学生阅读 P 9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点评:人们的经济、政治活动中渗透着文化的作用阅读材料,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开门见山直奔主题请学生推荐对自己最具影响力积极发言体会“.. 页脚. 文化是社会生活的三个基本领域或最喜爱的文化活动或文艺形式容就在我身边”, 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并过渡到下一步内容 2、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1

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案例反思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2028423509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02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