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红色旅游心得感受贵州红色旅游
贵州的红色旅游能够说起步早,也有一定的著名度,去贵州红色旅游全部有什么样的个人心得感受呢?下面是X为大家整理的贵州红色旅游心得感受,供你参考!
贵州红色旅游心得感受篇1
为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九十周年,我来到了曾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之城——遵义。
刚踏上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土地,我便被这座城的一切所感动。这里没有上海城的高楼林立,也没有成全部人的小资小闲。这里的楼层不高,大家穿着朴素,偶然能见到少数民族的服装,看起来有几分野蛮,但更多的是热情和勤劳;时常能看到街头的“背篼”成群结队,打牌或席地而睡。然而这座城最尤其的地方还是要属其地貌和其散发的气息,城中有山,山中有城,这里的山和城相处的是如此之融洽。它拥有贵州特有的山区的乡土风情,又不失大城市的繁荣热闹,更是三伏天的避暑胜地,恐怕没有那座城市能和之抗衡。这座城市对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意义更是无和伦比。
到这里,我便直奔期望了已久的遵义会议会址,在老城子尹路,这条路也称红军街。因为会址正在维修之中,故只能看到其外观。这座楼是中西合璧的两层砖木结构楼房,听导游讲解,房屋原是黔军二十五军第二师师长柏辉章的私人官邸,是遵义城30年代最宏伟的建筑。遵义会议会议室在楼上,原为房主的小客厅。随即参观了遵义会议陈列馆。馆里一间小屋基础复原了遵义会议室的原貌,会议室呈长方形,面积27平方米。屋子正中的顶壁上悬挂着一盏荷叶边盖的洋员灯,屋子的东壁有一只挂钟和两个壁柜,其中一个壁柜上嵌着一面穿衣镜。西壁是一排轩亮的玻璃窗。屋子中央陈列着一张板栗色的长方桌,四面围着一圈摺叠靠背椅,共20张,为出席遵义会议的人员所坐。,长方桌下有一只烧木炭的火盆,为当初取暖用。此次会议的和会人员有:毛泽东、朱德、陈云、周恩来、张闻天、秦邦宪(又名博古)、王稼祥、邓发、刘少奇、何克全、刘伯承、李富春、林彪、聂荣臻、彭德怀、杨尚昆、李卓然、邓小平、李德等人。其中一位还是被担架抬进会议室的。即使这是复原后的场景,但我似乎看到了一位位和会人员激扬文章,踊跃辩论,指点江山,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在这一刻开始改写,而国民党面临的,将是党国历史上的奇耻大辱。馆内陈列了不少当年红军用过的武器、生活用具和送给百姓的东西等。其中最有趣的便是那些门板,上面写满了宣传口号。当年红军部队中有一个不成文的要求,即通常会写字的红军,天天必需写一条宣传口号。从这些口号中,我们能够看到军民团结一致,国民党的腐败无能和老百姓对国民党的憎恨和对革命的热情。这些不能不让我们思索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弊病。
在参观的途中,也观看了几部短片,其中最让人振奋的便是被称为长征途中的神来之笔的四渡赤水之战,连世界顶尖级军事家全部为之赞叹。刚刚在遵义会议上选为政治局的毛泽东,在摆脱国民党企图用40多万重兵围剿红军的转移途中,发觉土城道路两旁是山谷地带,而侦查情报表明,后面只有4个团6000多川军在追击,提出集中优势兵力在此打伏击,消亡孤军深入的郭勋棋模范
师。得到朱德、周恩来的支持。可因为情报有误,敌人不是4个团6000多人,而是6个团10000多人。战斗打了多个小时,却无法取得预期胜利,而各路追敌正奔集而来,可谓灭顶之灾几乎就在眼前。毛泽东果断决定快速撤出战斗,渡赤水西进,从而拉开了四渡赤水的序幕。蒋介石得悉红军一渡赤水后在扎西一带作短暂休整,急令滇军孙渡部和川军潘文华部从南北方向向扎西推进,周浑元纵队主力从白蘭、叙求进击,企图聚歼红军于扎西。毛泽东看清了蒋介石的意图,分析敌人的兵力调动,造成黔北空虚。于是,她立刻命令部队“回师东进,再渡赤水,重占遵义”,在二渡赤水的几天内,红军连取桐梓、占娄山关,再克遵义,歼敌2个师又8个团,毙伤2400余人,俘虏3000余人,缴获大量的军用物资,这是长征以来红军取得的最大一次胜利。蒋介石痛心疾首地说:这是追剿红军以来的奇耻大辱。
扎西扑空后,蒋介石亲飞重庆指挥围剿,当她发觉红军在遵义以北地域集中之时,命各部紧缩包围圈,妄想围歼红军于乌江之西,巴黔大道以东地域。毛泽东洞察秋毫,将计就计,有意在鲁班场地域徘徊,摆出一副寻求战机的样子,待敌人被我调动以后,即命红军从茅台镇西渡赤水(三渡赤水)。
红军三渡赤水后,敌人的追剿部队好像是根据毛泽东的调度通常,纷纷沿路西进追击。而此时,毛泽东神机妙算似地命令红军乘机东渡赤水、南渡乌江,直逼敌兵空虚的贵州境内,正在贵阳督战的蒋介石,马上惊慌失措,急令云南省主席调滇军昼夜兼程,火速驰援贵阳。然而,蒋介石不知毛泽东逼贵阳的目标是调出滇军,果然中计。待她清醒过来之时,毛泽东指挥红军西出云南,在几乎不设防的金沙江的皎平渡口,2万多红军花了六天时间全部渡过金沙江,把几十万追剿的敌人远远地抛在身后。
贵州红色旅游心得感受贵州红色旅游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