镶在墙上的法治精神:法治精神
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教学区有一座漂亮的教学楼,我们在亚非学院法律系学习期间,常常在这里上课。课程中有一项很尤其的内容,叫做“WalkAroundLegalLondon”,意思是步行参观周围的司法机关、律师公会和法学研究机构。那天早晨,我们在教学楼前集合完成,学院的一位先生带我们参观。她说:“我们就从这座教学楼开始吧。”
从教学楼开始?我们感到很奇怪。
她领我们转到教学楼临街的一面,指着墙上一人多高的地方,那里镶着一块铁牌,铁牌上记载的是这座楼房历史上的一个小说。
此楼建于20世纪80年代,建楼的资金来自一笔善款,所以校方决定要把此楼建得漂漂亮亮,永垂青史。经过名师设计和快要两年的施工,大楼建成了。校方筹备了盛大的落成庆典,还尤其邀请了市长、议员和地方名流前来剪彩。
庆典的前夜,校方接到一个电话,问建设这座大楼是否经过了地方政府的同意?
校方回复,当然,我们办齐了一切手续。
那么,你们取得土地全部人的同意了吗?对方接着问道。
土地全部人?谁是这块土地的全部人?
是罗素家族,这里是罗素家族的私有地皮。你们仅有政府的批件不行,这儿是私人财产,你们没有取得土地全部者的同意。
啊?怎么会是这么?实在对不起!那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很简单,拆掉大楼,恢复原状。
这怎么可能?明天就要剪彩了,而且有很多要人参与。
这是你们的事,和我们无关。
伦敦大学着急了,校方和罗素家族进行了紧急协商,答应赔偿损失。但财大气粗的罗素家族不要钱,只要原来那块草地。这不是存心过不去吗?颇有政治地位和社会影响的伦敦大学坚持保留楼房,不予让步。互不相让的双方最终将纠纷诉之法院。
法院审理认为,伦敦大学未经土地全部人许可而私自使用土地,属显著的侵权行为,应该根据土地全部人的要求,拆掉楼房,恢复原状。在法院的判决面前,伦敦大学无话可说,拆吧,自认倒霉。然而,就在动工拆楼的前夜,罗素家族又打来一个电话,表示大楼不用拆了。
不用拆了?校方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是的,不用拆了。我早就想好了,当你们真要拆楼的时候,我就会放弃自己的要求。
哎呀,罗素先生,十分感谢,十分感谢!那么我们尽可能多地赔偿您的损失
镶在墙上的法治精神-法治精神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