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docx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导读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是列宁在 1913 年为纪念马克思逝世三十周年
而写的文章。
一、这篇文章开头部分指出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特点: (1) 马克思的理论是批判的和革
命的理论。 这个理论把严格的科学性和高度的革命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这个理论批判旧世
界,开创新世界,因此引起全部资产阶级科学的仇视和憎恨。 (2) 马克思的理论是发展的理
论。这个理论不是离开世界文明发展大道而产生的封闭的僵化的理论。 这个理论没有抛弃资
产阶级时代最宝贵的成就,而是吸收和改造了人类思想和文化发展中的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回答了人类先进思想已经提出的种种问题。 (3) 马克思的理论是严整的科学的理论。马克思
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十九世纪初期那些哲学家、 经济学家和历史学家的优秀成果, 是科学上
的最新成就。马克思的哲学和政治经济学构成严整的唯物主义世界观。这个理论所以万能,
就是因为它正确。
二、这篇文章简明地叙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一 ) 在哲学方面,马克思和恩格斯既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十八世纪末叶同中世纪势力
和僧侣势力斗争的法国唯物主义,又继承并进一步发展了十九世纪初期德国古典哲学的成
果,特别是黑格尔的哲学体系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哲学的成果, 从而创立了辩证唯物主义。
列宁认为,这些成果中主要的是辩证法, “即最完备最深刻而无片面性的关于发展的学说”。
马克思的辩证唯物主义方法是马克思主义的基础。
列宁认为, 马克思把辩证唯物主义方法运用于认识人类社会及其历史, 创立了历史唯物
主义。 这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 是马克思的一个伟大发现。马克思的科学理论说明,了
解人类历史发展的关键在于研究人类社会生存的物质条件及其物质活动。 生产力是社会生活
的最重要的因素。 马克思证明了社会关系的制度取决予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社会关系随着物
质生产力的发展而变化, 从而揭示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性和一种社会经济结构向另一种更高的
社会经济结构转变的必然性。
列宁还指出,马克思的哲学理论证明,人们为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人的社会意
识反映社会的经济制度, 法律的和政治的制度、 组织和机构是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 资本主
义国家的各种政治形式都是为巩固资产阶级政治服务的。
列宁特别指出恩格斯在 1886 年撰写的《路德维希·费尔巴哈和德国古典哲学的终结》
1877― 1878年撰写的 《反杜林论》 最明确最详尽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点。 恩格斯在
这两部薯作中肯定了黑格尔辩证法和费尔巴哈唯物主义的积极作用, 批判了黑格尔的唯心主
1
文档来源为 :从网络收集整理 .word 版本可编辑 .欢迎下载支持 .
义和费尔巴哈的唯心史观, 对哲学的基本问题作了经典概括, 提出了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界限的标准, 论述了辩证法的基本规律和范畴, 阐明了历史
马克思主义三个来源和三个组成部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