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病原真菌与噬蜡细菌降解日本龟蜡蚧蜡质的研究.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7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7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7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病原真菌与噬蜡细菌降解日本龟蜡蚧蜡质的研究
【摘要】:蚧虫属于昆虫纲(Insecta)、半翅目(Hemiptera)、蚧总科(Coccoidea),在全世界记录7000余种,是农林果树和花卉的主要害虫。它们的最大特点是体壁具有多种蜡腺,能分泌大量蜡质,在虫体表面形成多种类型的蜡壳或蜡被,对虫体起保护作用,具有很强的生存优势,防治十分的困难。本研究以具有厚蜡壳的日本龟蜡蚧CeroplastesjaponicusGreen(蚧科Coccidae)作为蚧虫的代表,选择4株昆虫病原真菌(、、从帕克阿扁叶蜂幼虫分离的球孢白僵菌BeauveriabassianaVuillFDBO1菌株、从桃小食心虫幼虫上分离的绿僵菌MetarhiziumanisopliaeTSL06菌株)和一株噬蜡细菌菌株(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研究昆虫病原真菌和噬蜡细菌对蚧虫蜡质(单独蜡壳-waxcovering和”蜡壳+虫体”-waxcovering+insectbody)的降解作用和对蜡壳的入侵效果,这对于认识病原真菌对蚧虫的感染机理和开发高致病性病原真菌成为生物杀虫剂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的内容与结果如下:一、×107spore/mL感染日本龟蜡蚧雌成虫后,体视显微镜下观察病原真菌对日本龟蜡蚧雌成虫的致死效果,结果发现:染菌虫体蜡壳表面逐渐被菌丝覆盖,虫体干瘪死亡。对照虫体15d后蜡壳表面未见染菌,腹面湿润饱满,未死亡。15d后,4菌株对蚧虫雌成虫的致死率分别为TSL06(
±%)(±%)FDB01(±%)(±%)。说明4株昆虫病原真菌都对蚧虫雌成虫具有较高的致死效果。,制备成含蚧虫蜡质的无机盐培养液,将4菌株按5%的接菌量分别接入到蜡质无机盐培养液中,体视显微镜下观察病原真菌在蜡质+无机盐培养液中的生长状态,结果发现4菌株在该无机盐培养液中都能以日本龟蜡蚧蜡质作为营养碳源,进行生长、发育和繁殖。,球孢白僵菌FDB01和绿僵菌TSL06菌株主要是以孢子和短棒状菌体的形态存在。这意味着病原真菌可能会以不同的形态方式入侵蚧虫蜡壳。。测定了蜡质无机盐培养液中4株病原真菌降解蚧虫蜡质过程中脂肪酶活性变化,结果显示,4菌株在连续7天降解蜡质过程中脂肪酶活性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其中在降解蚧虫单独蜡壳试验组中,各菌株最大脂肪酶活性依次为TSL06(±)(±)FDB01(±)(±):在降解蚧虫“蜡壳+虫体”试验组中,各菌株最大脂肪酶活性为TSL06(±)(±)FDB01(±

病原真菌与噬蜡细菌降解日本龟蜡蚧蜡质的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7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cxmckate6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1-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