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颜色:皮肤苍白,见于寒冷、休克、虚脱等;皮肤发红,多见于饮酒、发热性疾病、一氧化碳中毒等;皮肤发绀,多见于缺氧;皮肤黄染,主要见于黄疸。(2) 湿度:出冷汗,见于休克和虚脱病人;皮肤异常干燥,见于维生素 A 缺乏、硬皮病、尿毒症和脱水。(5) 皮疹:斑疹,局部皮肤发红,不凸出于表面,多见于丹毒、风湿性多形性红斑病;玫瑰疹,多见于伤寒或副伤寒;丘疹, 凸出于皮肤表面, 见于药疹、麻疹、猩红热、湿疹等。头部评估:小颅畸形常伴智力障碍、尖颅畸形见于 Apen 综合征、方颅畸形见于小儿佝偻病、巨颅畸形见于脑积水等。耳:外耳如有脓性液体流出,为急性中耳炎;有血性或脑脊液流出,提示颅底骨折。鼻: 鼻梁部皮肤出现红色斑块,病损处高起皮面并向两侧面颊扩展(蝴蝶斑) ,见于系统红斑狼疮; 鼻腔完全堵塞,鼻梁宽平如蛙形,称为蛙状鼻,见于肥大的鼻息肉患者;鼻骨破坏后鼻梁塌陷,称鞍鼻,见于鼻骨骨折或先天性梅毒。颈部:颈项强直为脑膜刺激征,见于脑膜炎、蛛网膜下腔出血等。颈静脉怒张见于右心衰竭、缩窄性心包炎、心包积液或上腔静脉阻塞综合征;在静息状态下出现明显的颈静脉搏动,多见于主动脉关闭不全、高血压、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严重贫血。气管:一侧胸腔积液、纵隔肿瘤时,气管向健侧移位;肺不张、肺纤维化、胸膜增厚粘连时,气管向患侧移位。胸部(1) 扁平胸:见于瘦长体型者,亦可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晚期肿瘤。(2) 桶状胸:见于严重肺气肿患者,亦可见于老年人或矮胖体型。(3) 佝偻病胸:多见于儿童。肺部评估对肺部的评估主要是对肺部进行视、触、叩、听四个部分。(1) 视诊: ①呼吸频率,如呼吸过速( 超过 20 次/分钟) 多见于发热、心力衰竭等,呼吸过缓( 低于 12 次/分钟) 多见于镇静剂过量、颅内压增高等; ②呼吸节律,如是否存在潮式呼吸( 多见于脑炎、颅内压增高、中毒等)、间停呼吸(多见于临终前)、叹息样呼吸(多见于神经衰弱、抑郁症等)。(2) 触诊:触觉语音震颤,如语音震颤增强,多见于肺组织实变或有炎症浸润;胸部摩擦感,多见于急性胸膜炎。(3) 叩诊: 胸部叩诊音分为清音、过清音、鼓音、浊音和实音;①清音: 见于正常含气的肺部;②过清音:见于肺气肿; ③鼓音:正常人可在左胸下侧方叩得; ④浊音:正常人肝脏或心脏被覆盖的部分可叩得浊音; ⑤实音:见于不含气的实质性器官,如心脏、肝脏。(4) 听诊:胸部听诊是胸部检查评估最重要的方法。心脏评估:听诊能发现的最常见的心律失常是期前收缩和心房颤动。心音:正常心音有 4个。通常只能听到第一心音和第二心音。心脏杂音:二尖瓣区收缩期杂音,功能性较多见,可见于发热、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等。器质性二尖瓣区收缩期杂音主要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关闭不全。舒张期杂音:二尖瓣区舒张期杂音,主要见于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主动脉区舒张期杂音,主要见于主动脉瓣关闭不全。肺动脉瓣区舒张期杂音, 器质性病变引起者少见,多由于肺动脉高压、肺动脉扩张所致的肺动脉瓣相对关闭不全,常见于二尖瓣狭窄、肺源性心脏病等。腹部评估胃肠型和蠕动波:胃肠道梗阻时,梗阻近端的胃或肠段因内容物聚集而饱满隆起,在腹壁可见到相应的轮廓,称胃型或肠型。肠鸣音: ①肠鸣音活跃即肠鸣音达 10 次/分以上; ②肠鸣音亢进:为机械性肠梗阻的表现; ③肠鸣音减弱见于便秘、腹膜炎、低钾血症、
社区健康评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