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鹦鹉鱼的喂养方法鹦鹉鱼喂养技巧.docx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鹦鹉鱼的喂养方法鹦鹉鱼喂养技巧

  鹦鹉鱼体色不一。同种中雌雄差异很大,成鱼和幼体鱼之间差异也很大。下面是xx精心为你整理的鹦鹉鱼喂养技巧,一起来看看。
  鹦鹉鱼喂养技巧
  最好是有底滤的鱼缸,鹦鹉鱼吃的多排泄也多,假如没有底滤清理垃圾会很麻烦,通常喂些含有虾红素的颗粒饲料即可,一天一次,以5分钟吃完为宜。半月换一次水(鱼缸的三分之一),滤棉10天换一次,假如喂食量大,一周换一次。最好买几条清道夫,能够清理缸壁上的青苔保持鱼缸清洁。至于加盐,加药,个人认为假如鱼没有什么异常完全能够不加。水温最好在27度左右,温度高对鹦鹉鱼并不好。氧气的供给要充分。
  新缸要刷一遍,滤棉装好,放好水,放几天养一养,一个是让水中的有毒气体挥发,一是让水温达成适合鹦鹉鱼的温度
  把捉来的鹦鹉鱼连袋子放入缸里10-20分钟,然后解开塑料袋倒入缸中,先不要喂食,过3天再喂,开始量少点,逐步加量,到适合的量后,保持一天一次就能够。
  多观察,假如有鱼变白,就要考虑水责问题,或缺氧,或是水温低,依据情况采取应对方法。  鹦鹉鱼的养殖技术
  一、水质的要求
  鹦鹉鱼比较喜爱新水,天天应该尽可能换1/5的新水。水温21度-35度,以25-30℃最好。假如水质弱酸性而清爽,就不要常常换水。因为遗传基因的原因,血鹦鹉的呼吸系统是不够完备的,其功效也只有其它鱼类的二分之一,因此鹦鹉鱼需要水族箱中的溶解氧要高很多。新鱼入缸因为水质的忽然改变会有变色,适应环境和调整水质以后会逐步好起来的。最好先不要在血鹦鹉的缸里混养其它品种的鱼。水族箱中设大型水草、陶罐、沉木用来让鹦鹉藏身。增加光照、加强过滤、加厚滤材、加温到28度全部是保持体色的切实可行的方法。新换水时要注意保持水质的一致。
  二、鹦鹉鱼的喂养
  鹦鹉鱼属于杂食性鱼类,食量很大,红虫、丰年虾、面包虫、小鱼、水蚤、蚯蚓、颗粒等相当多的饲料全部能够喂给。天天能够喂两到三次。为确保体色的鲜艳,应该常常投喂“宝增红”之类的饲料。
  能够和温和的大型鱼一起喂养。也能够从小就和体形小部分的罗汉混养,这是因为她们领地意识很强的缘故。加入青霉素、甲基蓝后也会使鹦鹉鱼体色变浅。发觉鹦鹉鱼退色时能够喂增色饲料或虾肉但经过人工染色的鹦鹉鱼在养殖一段时间后肯定全部会退色,而且是不可逆转的。
  三、常见疾病的防治
  肤霉病:又称水霉病、白毛病,为观赏鱼最常见疾病之一。病原体:为水零属、绵霉属、异霉属、丝囊霉属、腐霉属等种类。
  当捞捕、运输观赏鱼时,稍为不慎,使鱼体皮肤受伤,或寄生虫侵袭破坏皮肤,霉菌的孢子侵入伤口,吸收养料,快速萌发,菌丝一端向内深入肌肉,一端向外生长,形成棉絮状菌丝。霉菌刚寄生时,肉眼不易发觉;待肉眼见到时,菌丝已从鱼体伤口侵入,由外向内生长。菌丝和伤口的细胞组织缠绕粘附,使组织坏死。因为棉絮状的菌丝日渐增多,鱼体负担过重,使游泳失常,食欲减退,日渐瘦弱,造成死亡。观赏鱼感染霉菌时,还受其光照时间长短的影响。较长时间的阴雨连绵,或室内灯光、日光等光源不足,这些原因全部能促进霉菌的孳生。受霉菌感染的鱼体,通常皮肤充满白翳一层,尤其是黑色、红色鱼最为显著,从而失去鱼体应有的光泽。随即活动迟钝,常呈呆滞状,浮于水面,若不立即诊疗,鱼体霉菌蔓延,患处肌肉腐烂,食欲减退,最终造成死亡。

鹦鹉鱼的喂养方法鹦鹉鱼喂养技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业精于勤
  • 文件大小17 KB
  • 时间2021-04-28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