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木槿三个种下类群叶片的比较解剖学研究.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木槿三个种下类群叶片的比较解剖学研究发布时间: 2011-10-19 |来源:中华医学论文网|浏览量: 171 摘要:对紫花单瓣木槿、紫花重瓣木槿和牡丹木槿叶的解剖学性状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l) 三个种下类群的叶片均为典型双子叶植物背腹型叶,表皮细胞 1层,角质膜不发达,上、下表皮均有相当数量的气孔,其中下表皮气孔密度更大;栅栏组织细胞长柱型,细胞层数 l~2 层,排列紧密,海绵组织细胞排列紧密, 发达的叶脉具明显的机械组织。这些特点表明木槿三个种下类群对高湿高温生境具有较强的适应性;(2) 三个种下类群在叶的解剖学性状上存在一定的差异,且牡丹木槿与其它两个种下类群之间的差异更为显著,表明具有独特的进化历程和对生境的生态适应策略。研究结果支持将牡丹木槿提升为亚种等级的建议。关键词:紫花单瓣木槿;紫花重瓣木槿;牡丹木槿;叶片;比较解剖学;种下木槿属植物,是优良的木本花卉之一。其花朵大而艳丽,花期长,具有高的观赏价值。木槿几乎全身都可人药,其性平味甘苦而凉,具清热、利尿、凉血等功效。关于木槿的研究,在药理化学(李海生等,1995) 、组织繁育(周长路,2002; 朱启忠,1997; 彭昌等,1995; 段建明等,1985) 等方面已有报道,对其物种生物学的研究尚未见报道。鉴于木槿种内收稿日期:2003 一01一06修订日期:200 3 一03一12作者简介:史刚荣(1968 一),男,甘肃陇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为植物物种生物学。 328 广西植物 23卷变种、品种繁多,变异复杂等特点及其重要的应用价值,近年来我们以居群思想为指导,运用物种生物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其种内变异及这些变异产生的原因等进行了系统研究,旨在探讨木槿种内分化规律并对种下类群进行较为合理的分类,为木槿的种质资源保存、开发和利用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主要报道了木槿三个种下类群叶片的比较解剖学研究结果,并就其适应生态学和种下分类学意义进行了讨论。 1材料与方法本文观察所用的材料包括 3个木槿变型,即紫花单瓣木槿(原变型)( 八acusf. 卿八“。u、)、紫花重瓣木槿(H. 妙riacu , , nGag- nep.) 和牡丹木槿(H. 划riacu 、 ,Ziflorus Gagnep.) ,均于 200 2 年8月采自淮北煤炭师范学院校园,选择正常植株上的完整成熟叶片,剪取中脉两侧 的小块,置 FAA 固定液中固定和保存。常规石蜡法制片,切片厚度 10~12 拼m。番红一固绿对染,O行mpusBH 一2型光学显微镜观察并照相。叶片及其组织厚度均用目镜测微尺进行测量。 2观察结果 表皮和叶肉木槿三个种下类群叶片厚度存在一定的类群间差异,其中以牡丹木槿最厚, 拼m,紫花单瓣木槿最薄, 拼m,紫花重瓣木槿居前两者之间,厚约拓 拌m。从表皮表面看,上、下表皮细胞的细胞壁凹凸状相互镶嵌呈不规则的扁平细胞,上、下表皮均有气孔分布,保卫细胞肾形气孔,类型为平列型(图版工:]一3)。上表皮气孔数目远较下表皮少,但从上下表皮气孔密度比来看,紫花重瓣木槿明显高于其它两个种下类群。从横切面看(图版 I:4 一6),表皮细胞一般为长方形、圆形和无规则形变化,细胞外壁平滑。紫花单瓣木槿和

木槿三个种下类群叶片的比较解剖学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fy5186fy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