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解剖生理学第一章绪论一、概述 。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组织:结构及功能相似的一类细胞通过细胞间质聚合在一起构成组织。器官:不同的组织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器官。系统:结构及功能密切相关的几个器官协调配合,共同实现特定的生理功能而成为系统。 2. 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的各个组成部分的功能活动,这些功能活动的本质和规律,以及这些功能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 。二、生理功能的调节当内、外环境发生改变时,机体的各种功能活动发生相应变化的过程叫做生理功能的调节。有三种调节形式。(一)神经调节指由神经系统对生理功能所进行的调节。基本过程是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内、外环境的变化所作出的规律性反应。特点:快速而精确。(二)体液调节体液调节是指机体某些细胞分泌的特殊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到达所作用的组织、细胞,影响其功能活动。如机体的内分泌细胞分泌激素,经体液(血液、组织液)运输到达,调节特定组织细胞的功能。特点:作用缓慢、广泛、持久。(三)自身调节一些组织细胞自身对周围环境的变化发生适应性反应。这种调节形式所起的作用有限。三、解剖学的基本术语(一)人体的解剖方位标准姿势;常用方位术语: ,头上足下,近头侧为上。 ,近背面为后。 ,远离为外。 ,近内腔为内,远内腔为外。 ,近皮肤表面为浅,远为深。 ,远离为远。(二)人体的解剖面 。 (额)状面将身体分为前后两部的切面。 。四、人体的基本组成(一)细胞细胞是人体形态结构和功能活动的基本单位。(二) 组织组织:结构及功能相似的一类细胞通过细胞间质聚合在一起构成组织,是构成机体器官的基本成分。 :覆盖在人体外表及衬贴于体内腔面,以保护功能为主。腺上皮:以分泌功能为主的上皮。以腺上皮为主构成的器官称腺。外分泌腺: 如汗腺、唾液腺。内分泌腺:分泌物(主要是激素)直接释放入血,如甲状腺、肾上腺。 。通常所说的结缔组织一般指固有结缔组织。包括以下四类。疏松结缔组织广泛分布于器官之间和组织之间,具有支持、连接、防御和修复等功能。致密结缔组织以纤维为主要成分,以支持和连接为主要功能。如内脏器官的被膜、骨膜、肌腱、腱膜、黄韧带、关节囊脂肪组织由大量脂肪细胞聚集而成。为机体提供化学能、热能。 、耐摩擦,有一定的支持和保护作用。骨组织是坚硬的结缔组织,由细胞和钙化的细胞外骨基质构成。 (1)骨骼肌又称横纹肌,一般借肌腱附着于骨骼,属随意肌。(2)心肌分布于心和大血管根部,其收缩具有自动节律性,属不随意肌。(3)平滑肌广泛分布于血管壁和内脏器官,其收缩呈阵发性,属不随意肌。 (1)神经细胞又称神经元,是神经组织的结构和功能单位。(2)神经胶质细胞又称神经胶质,其数量比神经元多。(3)神经纤维由神经元的轴突外包胶质细胞构成。许多神经纤维由结缔组织包绕在一起构成神经。第二章运动系统结构与功能运动系统包括骨、关节和骨骼肌三部分。骨与骨之间借骨连结构成骨骼。运动系统:人体的基本支架、完成各种运动、支持和保护身体。第一节骨与骨连结一、骨(一)骨的结构骨由骨质、骨膜和骨髓构成,并有血管和神经支配。(二)骨的形态和分布骨坚硬有弹性,能不断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具有改建、修复和再生能力。成人全身共有 206 块。分为颅骨、躯干骨和附肢骨(四肢骨)三部分。按形态分为四类:长骨、短骨、扁骨和不规则骨。 1. 躯干骨(51块) (1)成人椎骨 24块(颈椎 7块,胸椎 12块,腰椎 5块),骶骨 1块(5块骶椎融合成),尾骨 1块( 3-5 块尾椎融合成)。全部椎骨的椎孔连接成椎管,椎管内容纳脊髓。(2)肋骨 24块。(3)胸骨 1块。 2. 上肢骨(两侧共 64块) 每侧:锁骨、肩胛骨、肱骨、桡骨、尺骨(各1);腕骨(8块,);掌骨(5块); 指骨( 14块)。(1)锁骨和肩胛骨:锁骨呈 S形弯曲。(2)肱骨:是上肢中最长大的管状骨。(3)桡骨和尺骨:桡骨位于外侧,尺骨位于桡骨内侧。(4)手骨:腕骨( 8块,两列);掌骨( 5块);指骨( 14块)。 3. 下肢骨(两侧共 62块) 每侧:髋骨、股骨、髌骨、胫骨、腓骨、跗骨(7块)、跖骨(5块)、趾骨(14 块)。(1)髋骨:由髂骨、坐骨和耻骨融合而成。与骶、尾骨连结构成骨盆。(2)股骨和髌骨:
人体解剖生理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