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论文.doc感恩教育论文
感恩自古以来就是人类社会道德的基本范畴,是人类文明最基本、最恒久的内容,也一直是中华民族最为真诚的道德情感和为人处事的道德准则。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范文一:立足感恩教育,彰显德育特色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把德育放在学校一切工作的首位已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很多学校通过对学生进行道德、法纪和心理健康等方面的教育,促进了学生的发展。但笔者发现,很多学校的德育教育面面俱到、说教性强,脱离学生实际,缺乏系统,导致学生主体参与少、体验少,使得德育工作缺少生机与活力,缺乏实效与特色。
基于德育工作要体现生活性、实践性以及个体的参与性,笔者认为立足感恩教育,以感恩情怀培育为主线,带动学生全面发展,将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所谓感恩,就是对于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铭记在心、表示感激。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也是生活中的大智慧。所谓感恩教育,就是以生活为依托、以实践为主旨,是个体亲身参与的、有真实感受的教育。它强调教育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体验得来的,不是单一的而是多元的。在德育工作中,给学生搭建一个个体验、感受的平台,让学生自我实践、自我体验,从而培育学生的感恩情怀,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彰显学校德育的特色。
一、多彩活动,感恩教育显体验性
德育活动一定要实践性强,活动要深入,少一些说教,多一些实践。感恩教育,需要凭借与学生生活息息相关的活动,因为只有在活动中,才能引发学生内心的情感,才能引领学生真实地认识感恩,体验感恩。结合传统佳节,每月确定一个感恩主题,结合学生特点,阶段性、梯度性开展活动,让学生全方位参与,让感恩教育深入学生内心。
,寻找契合点
所谓“主题月”,就是我们以自然年度的月份为单位,开展每个月一个主题的活动。例如3月为感恩自然月,4月为感恩先烈月,5月为感恩父母月,6月为感恩学校月,9月为感恩老师月,10月为感恩祖国月,11月为感恩伙伴月,12月为感恩成长月。我们立足主题月,寻找最合适的契合点,设计适合学生的丰富多彩的活动素材,在实践体验中,不仅能培育学生的感恩情怀,更能凸显学校德育的特色。
按照每月主题,我们还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集中组织开展相关的感恩实践活动。例如10月感恩祖国,低年级开展“我用铅笔绘祖国”活动画国旗、国徽活动,中年级开展“收集祖国之最”活动每位学生至少收集2个,高年级开展写一句祝福祖国的话语活动,2~6年级开展“红领巾心向党
爱国歌曲大家唱”红歌合唱比赛和建队日的系列活动,结合校本课程开展“感恩祖国”班队活动,结合评价标准开展“感恩祖国”好少年评比活动。系列活动使我们的感恩祖国教育深入学生心中,无形中增强了学生的爱国情怀。
每一个月,我们都安排系列活动,使我校的德育活动做到有计划,有年段特点,有步骤地开展。丰富多彩的感恩主题德育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了体验、得到了锻炼、得到了提高。
,发掘融合点
小课题的研究,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经过实际调查,我们针对各类主题活动的实际,整理出与提升学生品德素养相结合的融合点,围绕感恩主题开展一系列小课题实践活动。例如3月感恩自然活动中,一些班级成立了校园植被研究小组和栽培研究小组。有的学生把自己家中栽培的植物带到班级,和同学们一起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变化;有的学生几个一起对校园内的植物进行了一次大搜索,给植物贴上名字并且介绍它们的生长特点,为校园植被悬挂标认牌或树木认养。这个小课题实践的开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爱绿护绿能力。
,找寻幸福点
祖国传统文化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每一个传统节日都蕴涵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和价值观。充分利用传统节日,广泛开展各类感恩实践活动,在浓浓的节日庆祝中,引导学生感受节日的快乐,找寻那份浓浓的幸福味,从而弘扬传统美德,促进感恩品德的形成。
例如“度中秋 庆国庆”主题月活动中,我们通过开展搜集、诵读有关中秋佳节诗词活动,使学生了解中秋节的由来和习俗,感悟举家团圆的幸福,同时开展迎国庆知识竞赛、朗诵比赛等活动,让全体学生了解伟大祖国的繁荣富强,从小培养他们报效祖国的热情。一系列结合节日的实践活动,吸引了学生全员参与。
像这样依托主题月、小课题、传统节日的实践体验活动,全方位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无形中培育着学生的感恩情怀,凸显着学校德育教育的效力。
二、多方联动,感恩教育显社会性
德育活动如果缺少了家庭的参与和社会的支持,很难体现德育活动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的感恩教育包含了八大系列内
感恩教育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