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收获
欧也妮·葛朗台是欧洲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和杰出代表--巴尔扎克创作的人间喜剧中的一部杰出作品。小说是在家庭内部日常生活中展开的,没有耸人听闻的事件,没有丝毫传奇色彩,正如作者本人所说,这是一出没有毒药,没有尖刀,没有流血的平凡悲剧,而其惨烈的程序却不亚于古典悲剧。
悭吝精明的百万富翁,有位天真漂亮的独生女儿,她爱上了一个破产落魄的亲戚,为了资助她闯天下,不惜倾囊赠予全部私蓄,从而激怒爱财如命的父亲,父女间发生剧烈的冲突,吓得胆小而贤淑的慈母今后一病不起;可是在期待中丧失父亲、损耗青春的痴情姑娘,最终等到的却是发财归来的负心汉。
这类痴情女子负心汉的小说我们并不少见,不过为何巴尔扎克的这本小说会成为一部杰作呢?除了因为巴尔扎克为情节提供了一个真实的行动背景外,更是因为小说作者发明了一群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
据安德烈·莫洛亚考证,其实巴尔扎克只去过索缪一次,而且仅仅停留了多个小时;有些人还找出小说中的破绽,证实小说更像发生在图尔。这些全部无碍于作品的真实性。巴尔扎克对索缪的描写,无非是为了提供一个人物活动所需的经典场所,它能够是索缪,也能够是别处,但必需是法国在那个时代的内地社会的缩影。一样,到索缪去寻访小说人物的原形也是徒劳的。她们是巴尔扎克心目中的一群内地人物的经典。在巴尔扎克的作品中,艺术真实的感染力来自她对观察所得的提炼和加工,来自她以此塑造的人物在读者心目中取得的认同。老葛朗台的性格是显然和守财奴的传统形象大不相同。莫里哀的阿巴公一译阿巴贡--编者注只知吝啬,即使也爱财如命,不过仅仅热衷于守财,连放债全部舍不得。而老葛朗台却不只是守财,更善于发财。为了盈利,她不惜掏空自己积攒的金银。她精于计算,能审时度势,像老虎、像巨蟒,平时不动声色,看按时机会果断快速地扑向猎物,万无一失地把大堆金银吞进血盆大口般的钱袋。有些人发革命财,有些人发复辟财,而她革命财也发,复辟财也发。索缪城里没有一个人不曾尝到过她的利爪的滋味,却没有些人恨她,索缪的居民反而敬佩她,把她看成索缪的光荣。她实际上成了大家心目中的上帝,因为她代表了在那个社会含有无边法力的金钱。对金钱的追逐是一个顽固的意念,而小说想证实的偏偏又是这种意念的破坏力量,它摧毁了整个家庭。
巴尔扎克的这部代表作,描写了资产阶级暴发户发家的罪恶手段,作品深刻揭露了资产阶级的贪婪本性和资本主义社会的罪恶,塑造出葛朗台这么一个举世著名的吝啬鬼形象。听说,这部小说是巴尔扎克和以后成为她妻子的俄国贵妇韩斯卡夫人热恋时的产物。巴尔扎克本人很珍爱这部小说,称它为最出众的画稿之一。一百多年来,这部作品以其本身独特的文学美学价值对世界文学的发展和人类进步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所以赞誉巴尔扎克是超群的小说家。
雨果说
欧也妮葛朗台读后收获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