钛铁矿浮选药剂研究概况王勇摘要: 本文系统地综述了我国钛铁矿的浮选研究概况,对捕收剂和调整剂类型及其混合用药、作用机理等作了详细介绍,提出了研究新药剂的必要性,并对浮选药剂的研究进行了展望。关键词:钛铁矿浮选药剂捕收剂抑制剂作用机理前言攀钢选钛厂从攀钢矿业公司选矿厂选铁后的磁选尾矿中综合回收钛铁矿及硫钴矿。经过 20 余年的发展,已形成年产钛精矿 25万t的生产能力, 2009 年选钛扩能改造后,将达到年产钛精矿 38万t 的生产能力,其基本工艺流程为:粗细粒级均采用强磁- 浮选流程。目前随着攀钢对铁精矿品位提高的要求, 选矿厂采用降低入选量, 增加磨矿细度的措施来达到提高铁精矿品位的目的, 因此进入选钛厂的原料粒度偏细,微细粒钛铁矿含量增加,据检测,选钛厂浮选入选原料中, - 粒级含量超过 60 %,其中-19 μm 粒级含量占 35 %左右, Ti0 2 分布率超过 30% [1] 。由于-19 μm 粒级进入浮选系统中会严重恶化浮选过程, 使精矿质量严重降低, 药剂消耗大量增加, 目前生产上采取预先脱泥除去。该粒级一直作为细泥丢弃是导致选钛厂总回收率偏低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更有效的利用攀枝花钛资源, 加强细粒钛资源回收显得尤为重要。在浮选回收细粒钛铁矿过程浮选药剂是中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对细粒钛铁矿浮选药剂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对于微细粒钛铁矿的浮选药剂,国内外在这方面的研究也比较多。钛铁矿浮选常用捕收剂为脂肪酸类, 近年来也有人研究使用异羟肟酸、苯乙烯膦酸和水杨羟肟酸等作为钛铁矿浮选捕收剂。目前组合药剂浮选钛铁矿已成为一个主要的方向,如 MOS 、 F968 、 ROB 、 RST 等钛铁矿组合捕收剂。这些药剂用于细粒原生钛铁的浮选取得了部分效果,但从工业实践的情况来看,微细粒原生钛铁矿的回收率仍较低, 并且存在药剂成本高, 流程复杂, 生产费用高等问题。因此开展细粒原生钛铁矿新型高效低成本浮选药剂的研究, 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学术价值。对钛铁矿的浮选, 药剂的研究比较多, 但其主要研究内容方面是捕收剂的选择。钛铁矿常用的捕收剂为脂肪酸类, 国外多用油酸及其盐类, 如塔尔油皂或使用捕收剂与煤油混合。近年来对烃基膦酸类捕收剂及羟肟酸类捕收剂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尤其是两种或多种药剂组合起来其选别效果往往优于其中任何一种药剂, 这就是药剂的协同效应, 近年来采用混合药剂浮选钛铁矿已经越来越成为研究的最主要方向。常用到的捕收剂有:脂肪酸类捕收剂,含膦、砷类捕收剂, 羟肟酸类捕收剂等。目前主要应用于实践中的是组合捕收剂, 极少用单一捕收剂来浮选。在研究钛铁矿浮选中经常用到的活化剂主要是硝酸铅, pH 调整剂一般用 H 2 S0 4, 抑制剂主要有水玻璃、草酸、六偏磷酸钠、羧甲基纤维素(CMC) 等[2]。 1 钛铁矿常用浮选捕收剂 脂肪酸类捕收剂羧酸类捕收剂, 是用来浮选氧化矿最著名的药剂。也是在研究钛铁矿浮选中用的较早的药剂之一。羧酸类捕收剂捕收机理, 认为是捕收剂与矿物表面相互作用时包括两个速度不同的过程- 可逆吸附(即物理吸附) 和不可逆吸附( 即化学吸附) 。可逆吸附以较高的速度固着与矿物表面, 并且当捕收剂的浓度相当高时, 产生吸附了多分子层薄膜, 但是固着不稳定, 易于解吸。不可逆吸附在矿物表面进行的比较缓慢, 具有一定活性的分子( 离子) 才能再矿物表面的活化中心上得到十分稳定的固着。由于在矿物表面发生吸附作用, 从而提高了矿物表面上的捕收剂阴离子浓度, 当超过相应盐的溶度积时, 不可逆吸附过程导致化学反应。在此类捕收剂中, 主要的捕收剂有: 油酸及其盐类、妥尔油(皂) 和氧化石蜡皂。(1) 油酸及其盐类油酸为天然不饱和酸,在动植物油脂中广泛存在。油酸呈油状, 不易溶解于水而浮在水面上, 使用时进行乳化或皂化。它对温度敏感, 用它做捕收剂浮选氧化矿时在 20 度以上时效果更好, 温度过低, 浮选回收率急剧下降, Parkins 等人的研究表明,温度对用油酸浮选钛铁矿有明显影响, 温度高时, 钛铁矿回收率高。油酸的选择性较差且不耐硬水,故需要软化。油酸是表面活化物质,在液- 气表面发生正吸附,具有好的起泡性,但用量大,一般为 - 。在浮选过程中, 羧基借吸附、化合或生成络合物而固着在氧化矿表面, 而非极性基向外, 使得矿粒疏水而起捕收作用。对于油酸和钛铁矿的具体作用机理 Gutierrezat [3] 认为钛铁矿表面的 Fe 2+ 易被氧化成 Fe 3+ ,油酸根与矿物表面的 Fe(OH) 3 发生化学交换反应或电化学反应,生成难溶的油酸铁而上浮,而 Parkins [4] 的研究表明, 油酸根在钛铁矿- 水界面的吸附在低吸附密度下是放热过程, 为物理吸附, 在高吸附密度下,
钛铁矿浮选药剂研究概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