菜(点)名称猫耳朵类别水调面团类概要介绍据传,清乾隆皇帝下江南,一次微服乘一叶小舟赏玩西湖。游得兴致勃勃时,天忽然下起了小雨,众人连忙避雨于小舟船舱内。大家等啊等,可是雨越下越大,下了许久都不见停。几个时辰过去了,乾隆皇帝又饥又饿,忍不住问老渔翁有否吃食。老渔翁告诉乾隆有面但没有擀面杖,做不成面条。正发愁之际,老渔翁的小孙女抱着一只小花猫走来说:“没有擀面杖,我来用手捻。”于是小姑娘动手将面捻成块,状似小花猫的耳朵,小巧可爱。她把这形状可爱的面条下锅煮熟后再浇上鱼虾卤汁端给乾隆吃。乾隆见面条不同寻常的模样,玲珑别致,吃后更觉得回味无穷,赶忙问小姑娘这叫什么面,小姑娘回答说是猫耳朵。乾隆非常喜欢这道点心,回京后即召小姑娘为其做“猫耳朵”。自此“猫耳朵”成了一道名点。猫耳朵极像意大利的一种做成贝壳形的通心粉。据说意大利的这种出品,就是马可波罗从中国学会了捏猫耳朵,回去以后仿制的,后来便由机器生产了。原料组成主料小麦面粉 250 克配料熟鸡胸脯肉 100 克、火腿 100 克、虾仁 100 克、鲜香菇 150 克干贝、笋、绿色蔬菜调料盐、味精、鸡油、猪油、黄酒、姜、小葱辅料干贝 25 克、冬笋、 50 克、豌豆、 50 克工艺流程制作过程 ,加水、黄酒、葱段、姜片等,上笼蒸熟, 批成“指甲片”。 、火腿、香菇一起批成“指甲片”。 ,洗净,切丁。 ,其余加水约 100 毫升,拌匀揉透,搓成直径约 8毫米粗的长条,切成 6~7毫米长的丁,将“丁”的刀切面向上,用大拇指向前推捺成极小的猫耳朵形状,即成点心生坯。 “猫耳朵”投入沸水锅中氽约 10 秒钟捞出,用冷水冲凉沥干。 ,下入鸡汤 1500 毫升,将虾仁、干贝、鸡肉、火腿、香菇、笋等一起倒入,同烧;待沸起后将“猫耳朵”放入锅, 煮至“耳朵”浮起,加入绿色蔬菜,加盐和味精,出锅分装碗内, 淋上鸡油即成。
猫耳朵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