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日本教育论文.doc浅论日本教育论文
现代日本的教育政策,是将“科技立国”、“教育立国”放在国家战略的重要位置,实施了致力于扩大终身教育和高度专业教育等政策。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
《日本教育的考察与思考》
摘要 :本文通过对日本的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终身教育体系以及宽松教育政策和大学法人化改革的考察,从教育的目的、内容、方法以及教育体系方面分析了日本教育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中日两国教育的社会评价,提示改变教育问题的思考方向。
关键词 :日本教育体系;教育问题;教育评价
一、日本教育的现状
日语的“教育”一词从江户时代1603-1867年开始使用,之前多使用“教化”一词。长期以来受儒家传统思想影响,热爱学习受到推崇和重视,维持社会秩序也是教育的目的之一。701年日本颁布的“大宝律令”,可以说是日本最早的教育制度。其后,多数教育机构都是为贵族和武士服务,进入江户时代,出现了一般民众学习的“寺子屋”。到了明治时期1868-1912年形成了从小学到高中的现代教育体系。
二战后,日本建立了新的教育制度,其后,经历了“应试教育”、“宽松教育”,发展到了“综合教育”和“教育社会学”的观点。日本的学校,绝大多数是每年的4月1日开学,每年的3月31日毕业。二战后,日本采取了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的教育制度。
日本学校教育体系。
现代日本的教育政策,是将“科技立国”、“教育立国”放在国家战略的重要位置,实施了致力于扩大终身教育和高度专业教育,制定教育改革特区,设立专业职业研究生院,提升高等教育的研究水平,扩大接收海外留学生等政策。
日本的中央教育行政内阁进行指导,具体由文部科学省承担,地方行政长官可以批准高等教育以下的私立学校的开设,具体实施的行政机构是教育委员会。教育行政机构主要是制定实施教育政策的基准,设立、维持、管理教育设施,以及起到教育、学术、文化活动等作用的教育环境的完善。法律规定的教育机构除不可缺少的学校外,还有图书馆、博物馆、公民馆,以及与教育相关的专业性、技术性内容的研究设施、教职员工的研修、保健、福利设施。
日本的社会教育。
社会教育多指在社会上进行的广义的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共同组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从学业上来说,学校、家庭也是社会的一部分,有时也包含综合性教育的概念。
在日本,社会教育的设施主要有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文学馆、科学馆、动物园、水族馆、植物园以及公民馆、档案馆等。此外,私塾、补习学校、体育组织、电影院、单位的讲座、市民讲座等也是广义的社会教育场所。
日本的社会教育法规定,各都道府县及其下的市町村教育委员会必须配置1名指导社会教育的专干和1名专干助手。政府鼓励民间各类组织从事社会教育事业。目前主要的组织有妇女会、关心下一代会、儿童会、女童会、青年会、老年俱乐部等。社会教育法还规定,所有公立学校在不影响正常学校教育的前提下,必须努力提供学校设施用于社会教育的相关活动。
在欧洲,社会教育的概念扩展到了学校教育以外的所有教育,与日本相比更注重职业教育和实践教育的完善。
日本的终身教育。
与社会教育的广义的概念相比,“终身教育”多指狭义的社会教育。终身教育在法律上和学问性质上又具有学校教育的概念。近年,日本官方有将“社会教育”改为“终身学习”的倾向。这是因为与“终身学习”相关的志愿者活动、文化教室、大学公开讲座、大学网络教育电视教育等等的词语正在广泛使用。
终身学习指人在一生中持续进行的学习活动。人的学习不应仅限于学校教育,在社会、职场,以及家庭主妇,甚至退居二线的人们,都应提高自己的阅历、并作为兴趣爱好和生活,不断学习新的知识,为社会做出贡献。通过学习提高自我,实现自我价值。
近年,大学增加了招收社会人士的名额,许多工作后的人们可以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层次。目前一些大学为了适应社会人士的特点,开设了集中授课和夜间研究生培养方案。也有很多大学也对非在校学生开放了公开讲座。
日本的宽松教育。
“宽松教育”就是废除填鸭式教育――过分重视知识的教育方针,以重视经验的教育方针为指导,创建宽松学习环境的教育方式。
宽松教育在1980年的“中小学学习指导纲要”中开始实施,1992年实施的“新学业能力要求”进一步明确了“宽松教育” 的内涵。
1996年7月日本第15次中央教育审议会第一次报告公布。该报告以发生的
浅论日本教育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