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浅谈思政教育的参考论文.doc


文档分类:论文 | 页数:约11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1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1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浅谈思政教育的参考论文.doc浅谈思政教育的参考论文

  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思想品德、学识、气质、素质等都潜移默化、无形、无处不在地感染和熏陶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下面是我给大家推荐的,希望大家喜欢!

  篇一

  《思政课教师对大学生思政教育作用的探析》

  摘
要:高校思政课教师的思想品德、学识、气质、素质等都潜移默化、无形、无处不在地感染和熏陶着大学生的思想和行为。作为思政课教学的主体,教师承担着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责任和义务,学生对思政课教师所教授内容的认同与内化,很大程度上受到思政课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如何对教师人格魅力进行科学的界定,教师人格魅力的素质构成、作用以及对增强思政教育实效性的意义都是值得探讨的。在此基础上,要进一步探索塑造教师人格魅力的路径,以期能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可行性的建议和意见。

  关键词:人格魅力;素质构成;思想政治教育

  思想政治理论课以下简称思政课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渠道,肩负着提高大学生道德素质、塑造大学生健康心灵、促进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使命。作为思政课教学的主体,教师承担着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大学生头脑,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任务,而学生对思政课教师所教授内容的认同与内化,很大程度上受到思政课教师人格魅力的影响。

  人格魅力的内涵

  卡尔・古斯塔夫・荣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格是一个人在不同场合使用过的所有面具的总和,面具包括公开面具和隐私面具,体现了个人不同的‘面目’”。心理学认为,人格是人的品格,是一个人先天获得的遗传素质与后天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特有的个性,是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外在行为的总和,是人与人相互区别的本质特征[1]。马克思认为,特殊的人格本质不是人的生理机能,而是人的社会特质。“魅力”在《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中解释为:“吸引人、感动人的力量。”因此,教师的人格魅力就是指教师在性格、气质、品德、品质、信仰、能力等方面所具有的吸引人和感动人的力量。

  思政课教师的人格是教师本人在长期的思政课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鲜明、内化的个人品质,是思想、道德、行为、气质、风度、知识及能力等众多因素的综合,这种综合既具有教师群体的普遍性,又具有思政课教师的特殊性。

  人格魅力的素质构成

  教师人格魅力是多种人格素质统一的综合体。辽宁大学党校常务副校长、辽宁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教学研究会副秘书长葛仁钧教授,从思政课教师的队伍建设方面论述了教师人格魅力的构成,即正确的信仰、优良的道德素质、理论与知识修养、教学方法等几个方面[2]。胡果文、李彩英认为,体现“两课”即高校的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和思想政治教育课教师人格魅力的基本要素主要包括坚定的信念、渊博的知识、课内外的亲和力和高度的自我约束能力等四个方面[3]。笔者认为,无论是哪种观点,爱、信、德、才、技是思政课教师人格魅力中较为重要的五个方面,具体来说:

  ―思政课教师人格魅力的源泉

  爱,指的是热爱、关爱、博爱。对于思政课教师来说,一方面,这种爱是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能够让教师自发、自觉地投入更多的心血和热情,把教师职业作为一生的事业去对待;另一方面,是对学生圣洁、温暖、博大的爱,能够让教师对待每一位学生都能像母亲对自己孩子的爱一样,发自真情,发自真心。有了爱,才能让学生感受到温暖,才能让学生敞开心扉,教师才能得到学生信任,才能让教学内容引起学生的情感震动和共鸣,思政课教学也就会更加生动。文学家夏丐尊在《爱的教育》中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育是爱的共鸣,是心与心的呼应。”

  ―思政课教师人格魅力的保障

  信,指信念、信仰。思政课教师要对青年学生进行系统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因此,他们要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共产主义信仰,不仅在教学中“真教”马克思主义理论,而且自己思想上要“真信”,行动上要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通过言传身教的示范作用,引导学生真学、真信、真用马克思主义。如果思政课教师自己都不相信马克思主义,或者半信半疑,甚至认同和崇拜西方价值观,对市场经济体制下出现的社会消极现象不能积极引导而是消极评价,在讲授课程时就会缺乏自信、缺乏感染力和感召力,展现在学生面前的是没有信仰、信念薄弱的人格形象,人格魅力大打折扣,就不能真正引导大学生相信马克思主义,更不能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品格,在中外文化思潮涤荡的社会思潮中辨明方向。

  ―思政课教师人格魅力的灵魂

  “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德,即师

浅谈思政教育的参考论文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