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新部编版.doc教师学科教案
[20 -20
学年度第一学期]
任教学科:
任教年级:
任教老师:
xx市实验学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例 1 、做一做及练习一第 1、 2 题。【学情分析】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有创造
性地设计教学过程。 ” 本节课内容是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而进行编排的。从知识方面来讲,
学生有了米、厘米的认识做基础,从经验方面来讲,学生经常用到学生尺, 也有用尺子进行
测量的经历。但是, 学生对于物体测量的认知只限于整米、整厘米的数,如果不是整厘米数
的测量,就要用到比厘米更小的新的长度单位 —— 毫米。在这种认知冲突下,学习 “毫米的
认识 ” ,能水到渠成地让学生对长度单位有一个比较完整的认识。
【教学目标】
.使学生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 1 毫米的长度观念,知道毫米和厘米的关系,会进行简单
的换算。使学生会用毫米作单位测量物体的长度。
.使学生经历毫米的含义以及 1 毫米长度单位观念的形成过程。在实际测量的过程,培养学
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推理能力。
.会用毫米作为测量物体长度,从而提高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结合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数学和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向学生渗透长
度单位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初步建立 1 毫米的长度观念,体验 1 毫米的实际长度,知道 1 厘米
= 10 毫米;会简单的换算;会用毫米作单位进行测量。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一把直尺、学生卡一张、光盘一张。
【教学课时】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谈话: 在上学期我们学习过有关长度单位的知识, 要精确地测量物体长度, 需要什么工具?
(用尺子量)
.请说一说你是怎样测量物体长度的?(学生汇报)
.那么,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长度单位?(学生回答)
.填上合适的单位(课件演示,指生回答)
帮助学生建立长度观念和质量观
1 厘米)请同学用尺子量一量
数学书厚 :不到 1 厘米,只
(这时我们就要用到比厘米
.请同学们看一看,估计一下我们的数学书厚是多少?(生:
数学书的厚的实际长度。以小组为单位,对测量结果进行交流。
有 6 个小格。(生:大约 1 厘米)
.提问:当测量的长度不是整厘米时,该怎么办呢?
.能不能用学过的长度单位米或厘米来精确地表示书本的厚度?
更小的新的长度单位 —— 毫米。)(板书:毫米的认识)
借助游戏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出长度单位,
念。在活动中产生知识上的冲突,为新知的出现做好铺垫】
二、 动手操作,认识新知
1、建立 1 毫米的概念,认识厘米与毫米的关系。
观察自己的直尺,你能发现什么呢?(同桌交流)
( 1 )很多个 1 厘米。( 0-1 、 1-2 都是 1 厘米)
( 2 )除了厘米刻度外, 1 厘米中间还有更小的格。每
毫米的认识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