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一单元梳理
一、课文内容梳理
《邓稼先》 一文不同于一般的人物传记,更不同于一般写人的记叙文,而是以中华几千年文化为背景,
以近一百多年来民族情结、五十年朋友深情为基调,用饱含感情的语言介绍了一位卓越的科学家、爱国者。
文章的形式是“散”的,它没有系统介绍邓稼先的事迹,文中还插入了古文、诗歌、电报等内容,但主题
是集中的:中华几千年优秀传统文化孕育了邓稼先,邓稼先这类杰出人物又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
林。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不是人物传记,却记叙了闻一多先生的主要事略,表现了他的
崇高品格,高度赞扬了他的革命精神。这篇文章前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前期怎样为了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
而潜心学术,不畏艰辛,废寝忘食,十数年如一日,终于在学术上取得累累硕果。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
“卓越的学者”。后半部分写闻一多先生参加游行示威,起草政治传单,做群众大会的演说,表现了闻一
多先生为求民主反独裁,宁愿付出生命的代价的高尚人格。着力表现闻一多先生是“大无畏的革命家”。
《回忆鲁迅先生 ( 节选 ) 》这篇散文是鲁迅的学生萧红通过十五个片断来描述先生生活中的点滴,短的
一两行,长的八十多行,内容涉及鲁迅的饮食起居、待人接物、读书写作、休
闲娱乐,特别是外人知之甚
少的病中生活。文中的片断在内容上没有严格的逻辑顺序,这是一篇非常情绪化的文章。作者动笔之前对
于全篇的布局似乎漫不经心,全无预设。动笔之后,作者心底的感情如喷涌的泉水,飞湍的激流,尽情倾
泻挥洒,形诸笔墨而成为艺术结晶。另一个引人注目之处恰恰是通过女性作者的细心体察,敏锐捕捉到了
鲁迅先生身上许多有灵性的生活细节,表现出鲁迅的个性、情趣、魅力、气质,从细微处显示了鲁迅的伟
大思想和人格。
《孙权劝学》 记事简练。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
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
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
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答,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
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
进,而略去二人“论议”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二、单元字词汇总
1.邓稼先
至死不懈 xi a:懈,放松。 蓬断草枯:形容环境恶劣 署 shǔ 名:在书信、文件或文稿上,
到头这样做。 沥 l ì 尽:滴
完。 群蚁排衙 yá :指整齐地排列着。 深宵 xi ā o 独裁 cái :指当时蒋介石的专制统治。 凶多吉
少:不幸的多,吉利的少,非常危险。迭 di ? 起:一次又一次地兴起、出现。 昂 áng 首挺胸:昂起头,
挺起胸。形容精神振奋,意气昂扬。 潜心贯注、心会神凝:精神高度集中、聚集。 钻探:动词,这
里是钻研的比喻说法。 疏懒:形容词,懒散而不惯受拘束。 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
事物突然出现。 高标:名词,很高的标准。标,标准。 慷 kāng 慨 kǎ i淋漓:形容情绪十分激动;
说话、写文章意气昂扬,言辞畅快。 气冲斗 dǒ u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斗、牛,星宿名,
借指天空。
2
3.回忆鲁迅先生 ( 节选 )
轻捷:动作轻快敏捷。 安顿:安详,安稳。 阿司匹林:一种解热镇痛药。 忧郁:忧伤郁结;
忧虑烦闷。 深恶痛绝:指对某人或某事物极端厌恶痛恨。 存心:心里怀有的念头。 揩 kā i :擦,
抹。 阖 h?:闭合。 不以为然: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
三、课内文言文梳理
( 一) 课文字词详解
孙权劝学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
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 今:现在。 当涂:当道,当权。 涂,通“途”。
掌事:掌管政事。辞:推托。 以:用。 务:事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岂:难道。 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 为:成为。 博士:专
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邪:语气词,后写作“耶”。 但:只,只是。 当:应当。 涉猎:粗略地阅读。
见:了解。 往事:指历史。 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