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软课题:东莞移动本地传送网规划软课题:东莞移动本地传送网规划技术宣讲技术宣讲华信邮电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华信邮电咨询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无线设计研究院无线设计研究院燕晓颖燕晓颖二零零六年十二月二零零六年十二月 2 前言本软课题交流主要内容是针对东莞移动的传输网络做一个相关介绍,并就未来东莞传输网络的发展做共同探讨。相关一些技术内容以今年完成的东莞移动07~09年规划项目为示例。 3 前言―《东莞移动传输网 07~09年规划》―《东莞移动 2007 年本地传输网可研》―相关的传输技术资料参考资料 4 前言内容介绍―东莞移动传输网络介绍―东莞移动传输网络现存问题分析―东莞移动传输网络网优规划策略分析―东莞移动传输网络发展规划策略分析 5 认识一下东莞移动的传输网络汇聚层 B1平面 STM-16 MSP 汇聚层 B2平面 STM-16 MSP 骨干层 A1平面 STM-64 MSP 骨干层 A2平面 STM-64 MSP 接入层 STM-1 PP 镇系统设备1 镇局端设备 镇系统设备2 汇聚中心设备 1 汇聚中心设备 2 骨干中心设备 1 骨干中心设备 2 落地 BSC 设备 2 落地 BSC 设备 1基站骨干层 CY环平面 STM-16/64 MSP LC环平面 STM-16MSP 6 东莞移动传输网络特点 1、接入层一个接入环仅覆盖 4~6个基站,容量富余度较大。 2、接入层和汇聚层、骨干层光缆分离,光缆不随便破口。 3、汇聚层以上组网采用双平面,层与层之间无保护,业务是按照符合分担的形式承载。 4、汇聚层引入局端设备与系统设备的概念。 5、BTS-BSC 与MSC-MSC 之间的业务完全分离,用不同环业务承载。 6、有专门的楼层 LC环做楼内业务调度。 7、下电路设备为同层多环共用,均利用 1+1或者 1:1 做保护。 8、网管网较为完善,有多网关网元设置。 7 双平面业务流向汇聚层 B1平面 STM-16 MSP 汇聚层 B2平面 STM-16 MSP 骨干层 A1平面 STM-64 MSP 骨干层 A2平面 STM-64 MSP 接入层 STM-1 PP 镇系统设备1 镇局端设备 镇系统设备2 E1 E1 汇聚中心设备 1 汇聚中心设备 2 骨干中心设备 1 骨干中心设备 2 落地 BSC 设备 2 落地 BSC 设备 1基站 8 东莞移动为什么要使用双平面? 汇聚层 B1平面 STM-16 MSP 汇聚层 B2平面 STM-16 MSP 骨干层 A1平面 STM-64 MSP 骨干层 A2平面 STM-64 MSP 接入层 STM-1 PP 镇系统设备1 镇局端设备 镇系统设备2 汇聚中心设备 1 汇聚中心设备 2 骨干中心设备 1 骨干中心设备 2 落地 BSC 设备 2 落地 BSC 设备 1基站单平面完全失效, 丢一半业务。单节点失效, 丢一半业务。 9 接入层汇聚层一平面汇聚层二平面骨干一平面骨干二平面三元里附属楼 4×n个VC4 ,对接入环交叉,按照是否在三元里与附属楼落地和穿通区分 4×n个VC4 ,对局端设备交叉,按照是否在三元里与附属楼落地和穿通区分在容量接近 40E1 的时候考虑高阶穿通在容量接近 40E1 的时候考虑高阶穿通 4×n个VC4 , 对镇系统设备交叉,按照是否在本地楼层二落地、楼层三落地、穿通到运河、穿通到综合楼进行区分在容量接近 40E1 的时候考虑高阶穿通在容量接近40E1 的时候考虑高阶穿通全VC4 颗粒调度对两个汇聚节点上行的业务进行交叉,按照楼层做交叉低阶交叉无处不在 10 19% 15% * STM-64 881 3 STM-64 CY9 9 31% 17% * STM-64 1018 3 STM-64 CY8 8 40% 29% 2* STM-64 2331 4 STM-64 CY7 7 86% 59% 2* STM-64 4760 4 STM-64 CY6 6 82% 52% 2* STM-64 4233 4 STM-64 CY5 5 88% 56% 2* STM-16 1130 4 STM-16 CY4 4 72% 45% 2* STM-16 917 4 STM-16 CY3 3 41% 18% 4* STM-16 720 42* STM-16 CY2 2 75% 52% 2* STM-16 1041 4 STM-16 CY1 1 通道平均利用率容量平均利用率环网最大容量实际使用容量环网节点数环网类型环网编号序号 CY3/CY4/CY5/CY6/CY7 都出现了由于交换光口局向多,低阶交叉占用严重的情况,间接导致线路时隙利用率不高。同时, CY3/CY4 占用综合楼 LC1 的
东莞移动传输网规划软课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