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场森林防火隔离带的设置摘要: 森林防火隔离带的设置是一种重要的森林防火途径,开设森林防火隔离带应注意四个方面,同时在开设方法上要注意三个步骤,还要搞好三个结合。关键词: 森林防火隔离带设置 1 前言森林火灾是当今世界发生面广, 突发性强, 破坏性大, 处置扑救较为困难的自然灾害, 联合国粮农组织将大面积的森林火灾列为世界八大自然灾害之一。控制森林火灾是世界性的难题, 越来越受到世界的高度重视。我国森林资源相对不足、生态十分脆弱, 森林资源极为宝贵; 但由于我国地域辽阔, 气候多样, 地形复杂, 森林类型与分布各异,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一, 林区尤其是边远山区生产生活方式落后, 引发森林火灾的因素多, 又是森林火灾的多发国家之一。 1950-2000 年, 我国年均发生森林火灾 万次,年均森林受害面积达 万公顷。 2000 年5月4 日在蒙古国境内发生了草原大火,迅速沿我国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边境外侧由西向东燃烧。火线最长时达到 150 公里。国家林业局对这次境外大火实施 24 小时监测,当地群众、森林部队和边防部队共 3500 多人投入战斗。据了解,这次境外火被成功堵截,边境防火隔离带发挥了极大作用。 2005 年 10月 18 日,蒙古国境内靠近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阿巴嘎旗边境发生草原火灾。蒙方过火面积已达 170 平方公里。发现火情后,当地迅速组织 200 余人,依托边境防火隔离带昼夜坚守近 40个小时,成功地将蒙古国草原火堵截在隔离带外。 2006 年春防期间,内蒙古锡林郭勒盟曾受蒙古境外火袭扰,燃烧长度为 144 公里。锡林郭勒盟累计出动守护堵截人员 308 人, 各种机动车辆 53 台辆, 风力灭火机 112 台。在堵截蒙古国草原大火的过程中, 由于出动及时, 措施得力, 加之边境防火隔离带起到了积极有效的防御作用,使蒙古国草原大火始终未能越过边境防火隔离带。截止到 2006 年,我国仅在内蒙就建立边境防火隔离带 2800 多千米, 有效阻隔了 90% 的境外林火和 70% 的境外草原火,起到了巨大的防火阻隔作用。由于在新疆地区, 森林防火隔离带的建设几乎为零, 仅仅处于建设的初期。这就更造成边境线上无阻隔, 境外火极易过境, 且灭火困难的局面。对我区的森林资源将造成极大的危害, 更对当地农牧业的生产、生活和当地百姓的生命财产造成了巨大的威胁。 2000 年8月6 日下午 7 时,新疆塔城地区裕民县与哈萨克斯坦接壤处(203 至 204 边防站之间) 发生哈方越境草原火灾,烧毁大量灌木、草场, 并迅速向野巴旦林自然保护区蔓延。仅一个晚上,7日 14时, 大火就烧至保护区境内,经塔城地区军民密切配合,直接投入人力 2800 人, 大小车辆 50 台次, 奋力扑救,于8日 14时 30 分将大火全部扑灭。这次大火过火面积长达 19 公里,平均宽度 5 公里,过火面积 95 平方公里。尽管扑救及时, 总面积 1667 公顷的野巴旦林自然保护区烧毁了 840 公顷的林木,竟达到保护区总面积的 %!本次大火直接经济损失达 915 万元, 间接损失更是巨大, 其生态损失更是无法估量了。同时也给当地农牧业的生产、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由以上具体事例可以看出, 防火隔离的建设对于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起到多大的作用。目前建设森林
林场森林防火隔离带的设置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