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性.doc


文档分类:高等教育 | 页数:约8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8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8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页眉.. 页脚.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性摘要: 社会主义是马克思运用唯物史观深刻分析社会运动规律, 从而进行科学推测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是与时俱进、实事求是的反映,具有科学性与规律性。本文通过论述社会主义的发展规律与中国具体情况,来说明其科学性。我们要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相统一, 坚持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关键字: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科学性历史唯物主义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提出了按五个阶段的顺序发展的学说, 即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最终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按照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中国应该由封建社会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发展到较高水平,再经过无产阶级革命才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然而,中国却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跨越了发达资本主义时期而走上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究其原因,并非某个人的意志所为,而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认识中国选择具有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历史必然性、科学性,对于我们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重要意义。一、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从人类社会几百万年的发展历史中,可以认识到,人类社会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演变的历史过程,人类社会经历了以下五个发展阶段: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这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从社会形态上来讲,社会主义是区别于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以及资本主义社会的一种新型社会,社会形态的构成有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力;在此基础上形成的人与人的关系,表现为生产关系,以及与生产关系相适应的政治、思想、文化等,表现为上层建筑。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形态是指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而经济基础即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决定该社会形态的本质,马克思指出: “生产关系总合起来就构成所谓社会关系,构成所谓社会,并且是构成为一个处于一定历史发展阶段上的社会,具有独特特征的社会”②。当然这种共同规律的存在,并不意味着任何国家、地区和民族都要走完全相同的发展道路,都要完整地经历其中每一个发展阶段,它并不排除某些地区和国家②马克思,: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 1987: 363 ..页眉.. 页脚. 在发展阶段和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在世界历史上,反映这种特殊性的情况曾多次发生。一是某些地区在其发展中跳过某一个社会发展阶段。俄罗斯没有经历过奴隶制,直接由原始社会末期进入封建社会;北美大陆原处于原始社会末期,在英国殖民者入侵以后,跳过奴隶制和封建制,直接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而在一些地区中,还存在着由原始社会末期直接进入社会主义社会。这些情况与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并不相矛盾。新的生产关系取代原有的生产关系已经成为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和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建立社会主义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不发达资本主义基础上,跳过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阶段而走向社会主义的。由此可见,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的特殊性与一般性是并行不悖的。二、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一种理论是否是科学的,判断的依据就在于这理论本身是否符合客观的发展规律。而社会规律, 就是指社会发展的必然方向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进步的动力。“社会发展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诸现象间

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学性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8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006108867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