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化管理
城市网格化管理是城市管理方式的一种创新,目前主要有
两种模式。
模式一: 数字化网格管理模式。 该模式依托统一的城市管理
数字化平台, 将管理辖区按一定的标准划分成单元网格, 通过加
强对单元格中部件和事件的巡查, 建立监督和处置相分离的主动
发现、及时处置城市管理问题的一种模式。
模式二: 非数字化网格管理模式。 该模式是将基层执法单位
管辖范围划分成若干网格, 根据网格内工作量大小, 配备适量的
执法管理人员和装备, 由网格队员全面行使各项行政执法及管理
职能的一种模式。
网格的构建
一、单元网格的划分
对市区道路实行分类分级管理。建议市局制定《潍坊市
城市管理行政执法道路划分等级标准》,将市区主次干道划
分管理等级和管理标准,并按道路的不同类别实行差别管
理,做到有主有次、堵疏结合,既保障了全市大范围环境秩
序的整洁有序,同时也缓解了执法力量薄弱的不足
(一)划分原则。市区联动、集中力量、突出重点,重点抓好
中心城区主次干道、重点路段和重要区域的管理工作。
(二)划分方式。按照市区自然地理布局和行政区域划分。为
避免管理资源的浪费,一条路段原则上划归一个网格管理。
(三)网格分类。按照单元网格区域大小、主次干道数量多少
和管理任务的轻重,将网格分为 A、 B 、 C 三类。分类原则为:
A 类网格:处于中心城区,含两条以上主干道的,或一条管
理任务较重的主干道;
B 类网格:辖区内无主干道,或含一条基础设施较好、管理
任务相对较轻的主干道;
C 类网格:处于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或乡镇区域。
(四 )路段分级。按照 "主干道严管、次干道严控、背街小巷规
范管理 " 的原则,将网格内路段分为三级。分级原则为:
一级路段:中心城区主干道、重点路段和重要区域;
二级路段: 次干道或部分基础设施较好、 管理难度较小的主
干道;
三级路段:背街小巷、城乡结合部路段和乡、镇、村区域。
二、网格管理职能
单元网格主要行使综合执法职能,具体内容如下:
(一)市容环境卫生管理:流动摊点及时取缔;无乱牵乱挂、
乱涂乱画;店招标牌等设置规范,无擅自设置户外广告设施;无
出店占道经营;道路清扫保洁、垃圾清运及时;临街门店自备垃
圾容器符合要求 (小型餐饮门店必须自备垃圾桶、废纸篓 、泔水
桶,冷饮、水果等其他门店必须自备垃圾桶和废纸篓 ) ,无随意
倾倒垃圾问题; 其他违反市容环境卫生管理规定行为得到及时纠 正和查处。
(二)规划管理:无乱搭乱建,违法建设及时发现,并按照权
限和程序作出处理; 其他违反城市规划管理规定的行为得到及时
纠正和查处。
(三)园林绿化管理:行道树上无乱拉、乱挂、乱晾晒;及时
纠正和查处占压、占用、损坏绿化带、公用绿地和树木的行为;
其他违反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规定的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和查处。
(四 )市政管理:无占道焊接、洗车、乱堆放;线杆、路灯无
乱拉条幅和牌匾; 及时纠正和查处占压、 损坏市政设施和擅自开
挖市政道路的行为; 其他违反市政道路管理规定的行为得到及时
纠正和查处。
(五)公安交通管理:自行车摆放整齐有序;及时纠正、查处
非机动车侵占人行道、慢车道;及时督促临时停车场清扫保洁。
(六)工商管理:取缔占道无证流动摊点和未经审批的马路市
场等。
(七)环保管理: 及时查处社会生活噪声和建筑施工噪声污染,
查处饮食服务业油烟污染及在人口集中地区焚烧产生有毒有害
烟尘和恶臭气体的行为。
(八)其他: 12319 或 96111 信息指挥中心转办的市民举报案
件和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
三、人员配置
按照 "执法、 管理力量向一线倾斜 "和"执法业务岗位必须由执
法人员担任 " 的原则,明确工作岗位,配置网格管理人员。
(一)各区城管执法局机关设置 6 个专职工作岗位,其中:执
法科 2 人, 城管执法督察 2 人,内勤人员 2 人。 其中,内勤人员
原则上由协管人员担任。
(二)执法中队设置中队长 1 名、副中队长 1 名、内勤人员 1
名。
(三)单元网格管理人员按照网格类别予以配备: A 类网格配
备 5-7 人; B 类网格配备 3-5 人; C 类网格配备 2-3 人。每个网
格可设置 1 个网格长, 具体负责带队组织开展网格内各项管理工
作,合理安排网格管理人员。
第三章 实用管理方式
一、沿街档案管理
类似于户籍管理方式, 即将所有沿街单位、 沿街经营门店的
名称、法人代表、联系电话及所属路段、网格及管理人员等信息
进行分类,逐个明确广告招牌、门面 (楼体 )容貌、环境卫生方面
的管理标准后,利用摄像机、数码相机对辖区主次干道门
城市网格化管理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