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驿文天祥作家作品简介文天祥( 1236 — 1283 ),南宋庐陵(今属江西吉安)人,字宋瑞, 号文山、浮休道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招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不幸被俘,在拘囚中,大义凛然,终以不屈被害,文天祥以忠烈名传後世,受俘期间, 元世祖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从容赴义,生平事迹被後世称许,与陆秀夫、张世杰被称为「宋末三杰」。诗词大多表现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风格慷慨激昂, 苍凉悲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著《文山全集》, 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等。写作背景本诗写于 1279 年的深秋,此时,南宋政权覆亡已半年有余,金陵(今南京)亦被军元军攻破四年之多。诗人战败不幸被俘, 在被送往大都(今北京) 的途中经过金陵,抚今思昨,触景生情,留下了这首沉郁苍凉寄托亡国之恨的著名诗篇。朗读金陵驿文天祥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内容分析——首联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 ①草合:草已长满。②离宫:古代皇帝出巡休息的地方。③孤云飘泊复何依:言自己漂泊天涯,国破家亡,无所依傍。昔日皇帝的金碧辉煌的行宫现在已被荒草淹没, 在夕阳的照射下,更显得凄凉,我像一片孤独的白云飘来飘去,还有什么依靠呢? 写途径金陵时看到的景色,叙孤苦无依的荒凉心境内容分析——额联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①后半句出自《搜神后记》丁令威化鹤的典故: “去家千岁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国家山河依旧,可短短的四年间,城郭面目全非,人民多已不见。写山河沦丧给广大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表现无比沉痛的爱国爱民的情怀。内容分析——颈联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 ①“旧家燕子”出自唐代诗人刘禹锡《乌衣巷》中有“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意为这些昔日的“堂前燕”如今究竟要往哪里飞呢? 满地的芦苇花和我一样老去,以前来我家住过的燕子,现在还能否找到以前的主人? 借白花如发之景,抒国破家亡之悲苦。内容分析——尾联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①“啼鹃带血”典故出自《华阳国志·蜀志》,据载古蜀国望帝杜宇死后,化为子规(杜鹃),它啼声凄厉,能动旅人归思。今天我就要离开这个熟悉的老地方了,从此以后南归无望,等我死后化作啼血的杜鹃归来吧! 借“啼鹃带血”之典故,表达视死如归、以死报国的坚强决心。内容小结草合离宫凄凉(孤苦无依) 山川人事悲痛(国破家亡) 满地芦花啼鹃带血决心(以死报国) 主题思想诗人借途径金陵时看到的景色, 揭露战乱给国家人民群众带来的深重灾难, 抒发国破家亡之悲苦, 表现无比沉痛的爱国爱民情怀和以死报国的坚强决心。
金陵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