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绿色营销案例.doc


文档分类:管理/人力资源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绿色营销案例: 长白山农业区域的绿色营销  
一、长白山区农产品绿色营销的环境条件
农产品实现绿色营销、生态营销首先应具备绿色产品的生长环境、生产条件、生产技术,从而确定合理的产业布局和生产基地。相对于全国其他发达省来说,吉林省具有开发绿色农业产品的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无论是生态环境,还是农业资源、产品资源都为其提供了现实的机遇。吉林省尚有良好的生态环境,森林密布、草原广阔、工业污染少、土质肥沃,在东部尚有许多未开发的山地,农业后备资源丰富、产品资源丰富,农产品中玉米、大豆、水稻更具有品质、数量优势,天然矿泉水储量大,野生动植物资源丰富,尤其是东部长白山区,更具有区域优势。因此,在实施农产品营销策略时,必须充分考虑利用长白山区域农业经济特点。   
(一)绿色营销的自然环境条件
根据吉林省已有区域布局,全省共划分 5 个农业经济区,即东部长白山农区;中东部半山农林区;中部平原农业区;西部平原农牧区;城郊沿线区。由于不同的农业区域具有不同的特点,因此,只有充分考虑利用这些特点,才能促进吉林农业经济的协调发展,发挥地区优势,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共同提高。   
长白山位于吉林省东南部,全区面积约占全省 40% 。地貌类型复杂多样,自然资源丰富,野生植物多达 2424 种,动物有 1500 余种,生态呈立体结构,资源立体分布。 1980 年长白山区加入了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列为世界自然保护区。长白山区虽开发较早,但大规模开发却是在近百年间。长白山区森林工业已成为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但存在的问题是随着长白山区原始森林面积的减少,乱垦乱植,使长白山生态系统开始呈现无序失衡状态。一是森林生态的破坏,导致长白山区气候变化,降水量减少,吉林省中部的玉米带将受到严重影响,河川泾流量也必然减少,势必影响到沿岸农业和工业用水;二是森林生态的破坏,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耕地面积减少;三是森林生态的破坏,导致野生动植物资源减少。由于长白山森林生态系统趋于失衡,长白山区生态屏障的破坏或消失,将直接影响整个吉林省农业乃至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而生态农业的实施、农产品绿色营销战略的选择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改变吉林省农业高产低效局面,实现吉林省的 “ 三大一强 ” 宏伟战略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方法。  
(二)绿色营销的社会环境条件
国际上将那种在生产、加工、流通环节中无污染、安全健康的新兴食品称为有机农产品,国内则称为绿色食品,即绿色农产品。随着从温饱型向小康型的过渡,为满足国际国内双重营销需要,农业系统实施了生态农业计划,并率先实施了绿色食品工程,提出开发绿色食品、规范绿色食品定义。农业部发展绿色食品的意义在于绿色食品是生态农业、创汇农业、新型食品的系列产品。因此,中国从 1990 年起解决了将其推向社会所必需的行政组织和法律方面的先决条件,先后制定了《环境保护法》,召开了绿色食品工作会议,成立了绿色食品发展中心和中国绿色食品总公司,并由该中心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注册了绿色食品标志,并负责推行和管理此标志的审批程序,通过了《中国 21 世纪议程》,加入了 “ 有机农业运动国际联盟 ” ,在 30 个省、市建立了绿色食品办公室,制定了 6 大类 30 多个产品的绿色仪器标准。   
目前国内绿色营销

绿色营销案例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542605778
  • 文件大小20 KB
  • 时间2021-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