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年二级建造师《市政工程实务》考试试题详解一、单项选择题(共 20 题,每题 1 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 1 个最符合题意) 1 、某路基压实施工时,产生“弹簧”现象,宜采用的处理措施是( ) A 、增大压实机具功率 B 、适量洒水 C 、掺生石灰翻拌后压实 D 、降低压路机碾压速度【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地基加固处理方法, 路基出现弹簧现象主要是材料含水量太大, 这时候需要掺和水泥、石灰或者砂浆等对地基进行加固,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参见教材 P9 2 、在常温条件下,水泥稳定土基层的养护时间至少应( )天。 A、5B、6C、7D、8 【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不同基层施工技术要求, 水泥稳定土基层必须保湿养护, 防止忽干忽湿,常温下成活后应经 7d 养护,方可在其上铺筑上层。参见教材 P12. 3 、在无地下水的均匀土层中开挖 深基坑,如果坑顶无荷载,基坑坑壁坡度不宜大于 1:1 的土类是( )。 A 、砂类土 B 、砾类土 C 、粉土质砂 D 、粘质土【答案】 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明挖基坑施工技术要求。基坑深度在 5 米以内, 土的湿度正常、土层构造均匀,基坑坑壁坡度参照表 2K312011. 参见教材 P23. 4 、水泥混凝土面层板厚度为 200mm 时,可不设胀缝的施工季节是( )。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水泥混凝土道路的构造。除夏季施工的板,且板厚大于等于 200m m 时可不设胀缝外, 其他季节施工的板均设胀缝, 胀缝间距一般为 100~200mm 。参见教材 P20. 5 、关于静力压桩法施工混凝土预制桩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桩顶不易损坏 B 、施工时无冲击力 C 、沉桩精度较高 D 、沉桩过程不产生挤土效应【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沉入桩施工技术要求, 静立压桩正是通过挤压土体才将桩压入土体的, 所以选项 D 错误。参见教材 P30. 6 、关于梁板吊放技术要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捆绑吊点距梁端悬出的长度不得大于设计规定 B 、采用千斤绳吊放混凝土 T 梁时,可采用让两个翼板受力的方法 C 、钢梁经过验算不超过容许应力时,可采用人字千斤绳起吊 D 、各种起吊设备在每次组装后,初次使用时,应先进行试吊【答案】 B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预制混凝土梁(板) 安装技术要求, 起吊混凝土 T 型梁时, 若吊钩不是钩住预埋的吊环, 而是千斤绳捆绑吊放时, 应采用不使梁的两个翼板受力的方法, 参见教材 P40. 7 、某项目部一次进场 80 套锚具,至少应取( )套做外观检查。 A、3B、5C、8D、 10 【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预应力材料和锚具的正确使用。预应力锚具夹具和连接器进场验收规定, 外观检查应从每批中抽取 10% 的锚具且不少于 10套, 检查其外观和尺寸。参见教材 P42. 8. 关于箱涵顶进施工的做法,错误的是( )。 A. 由上向下开挖 B. 不超前挖土 C. 逆坡挖土 D. 严禁扰动基地土壤【答案】 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管涵施工技术要求。应在列车运行间隙时间内进行。在开挖面应设专人监护。应按照侧刃脚坡度及规定的进尺由上往下开挖,侧刃脚进土应在 以上。开挖面的坡度不得大于 1: , 并严禁逆坡挖土, 不得超前挖土。严禁扰动基底土壤。挖土的进尺可根据土质确定,宜为 ;当土质较差时,可按千斤顶的有效行程掘进,并随挖随顶防止路基塌方。参见教材 P49 。 9 、排水管道开槽埋管工序包括: ①沟通支撑于沟槽开挖、②砌筑检查并及雨水口、③施工排水河与管道基础、④稳管、⑤、下管、⑥、接口施工、⑦、沟槽回填、⑧管道安装质量检查与验收,正确的施工工艺排序是( )。 A、②-①-⑤-④-③-⑥-⑦-⑧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 C、②-①-③-④-⑤-⑥-⑧-⑦ D、①-③-⑤-④-⑥-②-⑧-⑦【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开槽埋管施工技术要求。管道开槽施工一般包括施工准备工作、沟槽开挖、沟槽支撑、施工排水、管道基础、管道铺设、砌筑检查并及雨水口、质量检查与验收、沟槽回填、竣工验收等部分。管道安装在管道基础之后, 包括四项工序: 下管、稳管、接口施工、质量检查。参见教材 P106. 10 、柔性排水管道在设计管基支承角 2a 范围内应采用( )回填。 A 、黏性土 B 、粉质砂土 C 、细砂 D 、中粗砂【答案】 D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柔性管道施工工艺。管道基础应采用垫层基础, 对于一般的土质地段, 垫层可为一层砂垫层(中粗砂) 。其厚度为 100mm ;对处在地下水位以下的软土地基,垫层可采用 150mm 厚、颗粒尺寸为 5~40m
2013二建市政工程真题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