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ppt


文档分类:文学/艺术/军事/历史 | 页数:约1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第20课第七单元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1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1)国内:反革命势力猖獗,被推翻的剥削资产阶级正准备通过武装暴乱恢复其失去的政权。(2)国际:帝国主义集团英法美日一方面派军队侵犯苏维埃俄国,一方面扶植俄国国内反革命力量,使内战更尖锐化和复杂化。(3)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 22、内容(1)农业: (2)工业: (3)贸易: (4)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余粮收集制推行工业国有化取消自由贸易 3、特点“战时”、“共产主义” 3结合以下材料思考: 如何评价“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材料 1:“当时所处的条件下,这种政策基本上是正确的”。因为“俄罗斯同它的产粮区隔绝了……除了余粮收集制之外,当时我们没有别的办法来实现粮食政策的”———列宁对战时共产主义的评价材料 2:1920 年,苏俄农民流传着这样的说法: “土地属于我们,面包却属于你们;水属于我们,鱼却属于你们;森林属于我们,木材却属于你们。” 4 材料 3:1919 年俄国 1普特( 千克)粮食的价格国家征购价 6 卢布国家零售价 30 卢布黑市价格 200 卢布材料 4:“农民并非受人蛊惑, ‘自觉地’进行反布尔什维克党的活动,而是感到切身利益受到损害, ‘本能地’起来反对苏维埃。”材料 5:“我们原来打算直接用无产阶级的国家法令,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的原则来调整国家的生产和产品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犯了错误。” 5 4、评价(2)粉碎国内外敌人的武装进攻提供物质的保障, 巩固了苏维埃政权。(3)为布尔什维克探索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一种尝试。但国内战争基本结束后,其弊端日益显露,对国家经济造成不利影响,不是一种理想的政策, 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1)特殊条件下和特殊历史时期中,为了集中全国物力、财力,战胜敌人的一项特殊政策。 6材料 1:“连年战争使苏俄 2000 多万人丧生, 1921 年天灾造成饥荒,农业生产直线下降。日用品严重缺乏,粮食和原材料的短缺使多数工厂无法开工, 1920 年的工业产值只及战前的 % 。结合材料思考:国内战争结束后,苏维埃政权又面临什么新的困难和危机? 7 材料 2:国内战争结束后,余粮收集制非但没有取消,反而强化了, 1920 ~1921 年度的粮食收购量却翻了一番……,这种越来越严厉的无偿征购,使得农民的不满演变为农民暴动的事件。工人因生活条件的恶化也日益不满。更为严重的是, 1921 年2月28日,作为彼得格勒门户的海军基地喀琅施塔得发生了水兵叛乱, (这里的水兵大部分在十月革命中,曾作为布尔什维克党的支持力量发挥了重要作用。)他们抛出了‘贸易自由’‘拥护不要共产党人参加的苏维埃’。”材料 3:正是这次兵变使列宁认识到,共产党的农业经济政策存在重大错误,必须果断地根本扭转。列宁当时告诉党: “农民曾经不得不去挽救国家,无报酬地缴纳余粮,但是它现在已经经受不住这样的重担”。从材料可看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那些危机?如何解决这些危机? 经济和政治危机新经济政策 8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1)四年世界大战和三年国内战争,加上自然灾害, 经济遭到了严重的破坏,濒临崩溃。(2)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弊端日益严重,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困难和政治危机。(3)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作为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一种模式在实践中遭到失败,俄共(布)需要寻求新的模式。 92、内容(1)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解除工业国有化; (3)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 (4)取消食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分配 3、实质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是苏维埃掌握国家经济命脉的条件下,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与资本主义,来提高生产力和巩固工农联盟,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建成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新经济政策是对小农经济占主要形式的情势下解决过渡时期经济发展的长期性战略政策。 10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1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endfrs
  • 文件大小0 KB
  • 时间2016-06-05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