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处处都有值得人去考虑的地点, 假如讲中洋的话, 那
么余秋雨就是一个航海家,而我也牵强算得上是他的小追随者。
初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总是感叹于他那伸张有力的笔法和豪迈中略带凄苦的哲语。
是什么使得作者笔下的文章能够吞吐千年, 博通古今而显得游刃有余是一种阅历, 一种修养。 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无处不见证着他那沧桑而深邃的足迹。 就是这种阅历和修养造就了 《文
化苦旅》的那种独具风格的艺术特色。
这书里写的,不仅有历史上的匆匆过客,还有漂泊一生的落魄文人;不仅有空守着古老 文化遗产的范钦的后代们,还有淳朴善良但又愚昧无知地剥夺美的人; 不仅有莫高窟的玄秘
与圣洁,还有黄河文明的盛衰历史; 不仅有江南的秀美与娇艳,还有庙宇的悠远与深沉。这
些深刻地刻画了一个又一个文化的侧面,令人为之汗颜。
为所欲为地慢慢翻阅,啜饮着文化的甘泉,印刻着行旅的经历。只要顺从他的牵引,脑 中便是紊然不乱的条理;只需跟随他的足印,一路上差不多上幻美绝伦的风景一虬曲苍劲的 腊梅、飘渺鲜艳的西湖、狂暴雄大的庐山瀑布。余秋雨鄙弃陈词滥调, 细腻又不失大气的笔
触下描画着一幅苍健浑厚的山水画, 书写着一首抑扬顿挫的诗歌, 哼唱着一支轻柔婉转的小
夜曲。那使人感同身受的旅行心情, 直锲人心的历史感怀,用悠长的歌谣谱写出心中的悸动。
四壁的文字间,能够让我感知到如何样咆哮的狂风在我指间游走, 如何样绵长的细雨带 给旅人无尽的乡愁,如何样回旋的流水唱着抑扬有致的曲调。 的确,余秋雨笔下的文字能有 一种苦涩后的回味,焦灼后的会心,冥思后的放松,苍老后的年轻。
余秋雨是怀着侠士般的情怀和心胸去旅行,孤独地在敦煌、阳关、柳祠、三峡、西湖、 天一阁„„在江边、在大漠、在高山上行走,在历史的脉博上行走,在责任与 道德的正中心行走。带我们游遍了祖国的大好河山的同时, 又不忘将中国的历史文化揉入其
中,呈现给我们的除了令人痴迷的风景, 令人好奇的人文现象, 还使读者对文化产生某种反
思,与此同时读者的精神也得到了洗礼。
人的一生是一段历史。 人一辈子之路是弯弯曲曲; 回头看一眼留下的足迹, 自豪的同时
难免感到一丝惆怅。因为不管你拥有多么辉煌的成功, 却总会留下如此或那样的遗憾。作者
在山水之间跋涉是为了录求历史的足迹, 文化的灵魂;我们在生活中跋涉则是为了录求人一
辈子的真谛。
对历史的多情总会加重人一辈子的负载, 由历史沧桑感引发出人一辈子沦桑感。 这是作
者的感叹,也是对读者的启发。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人都能够像余秋雨如此勇敢地去走, 但,只有他能够如此平复
而痛苦地揭露,历史留给我们的大多差不多上疼痛和伤疤, 即使有时间如此的良药,也难以
痊愈。有些人能够把时间当成忘忧草, 有些人不管如何也做不到,他们只会一遍又一遍地咀
嚼那份苦涩,而这份苦涩还会一代一代地遗传。
没有周遭的闲言碎语,走向比现实更高的殿堂,新的轮回。而我们所能做的只能是默默 地在前人的墓碑前伫立上几分钟, 感叹沧海桑田的变迁, 悟一会儿人一辈子之真谛, 因为只
有在现代的喧嚣中,历史的宁静才有力度,只有在现代人的沉思中,过去才能上升为寓言。
山重水复,无言的大地上,总有无端的感动,
文化苦旅读书笔记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