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体育课《前滚翻》教学设计一、设计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 以发展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为设计目标, 在老师激励和评价下, 着重培养学生展示自我的愿望, 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活动中, 同学间能合作交流, 并用合适的方法进行练习, 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学习习惯, 在此基础上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需求,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二、教材分析体育运动来源于生活, 服务于生活, 很多运动技能本身就是生活技能, 就是应急技能。前滚翻是技巧基础动作, 与生活实际相关不大, 练习的形式较为枯燥, 通常学生的学习兴趣都不高。但如果把前滚翻作为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 一种应急技能, 创设相关的情境开展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运用技能,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 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前滚翻动作质量的高低, 团身抱膝是关键。初学者易犯的错误, 往往是用头顶着垫子, 或是提臀过高,重心前移时不能迅速屈臂团身,也有的学生由于两臂用力不匀,屈臂程度不同, 滚翻不正。教师应仔细观察,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纠正错误。三、学情分析 1、学生心理特点: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在六七岁左右, 活泼好动, 对事物充满好奇且善于模仿,喜欢直观形象思维,对游戏、竞赛特别感兴趣,有较强的表现欲望,注意力不太稳定。 2、技术技能基础: 一年级学生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在幼儿园和一年级上半学期通过教学初步得到锻炼,但多是模仿或自发形成的,对技术要领还未形成较正确的理解。四、教学目标及教学重点、难点: 认知目标: 1 、了解滚翻是技巧基础动作,也是一种自我保护的方法和一种应急技能。 2 、了解滚翻动作的关键是团身紧。技能目标: 1 、通过教学使 75 %~ 85 %的学生掌握滚翻正确技术动作,发展学生灵巧、协调和平衡素质。 2 、通过游戏练习,发展学生下肢力量和创新能力。情感目标: 1 、树立较好完成动作的自信心,并敢于表现自我的良好品质。 2 、养成主动学习、合作学习、创新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学重点:低头、团身教学难点:身体依次着垫,滚动圆滑五、本课教法、学法: 1、教学: 根据本课内容单调的特点, 我首先采用了情景教学法, 把前滚翻作为一种应急技能,一种自我保护的本领进行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另外, 还采用了示范法, 以准确优美的动作示范激发学生学习欲望, 以及采用讲解法和练习法,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练习,使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动作要领。 2、学法: 本课在学法上主要采用了尝试学习法、对比学习法和组合学习法。首先让学生在尝试练习中发现问题然后在相互对比,小组研讨中悟出动作要领,理解道理,最后通过“小组协作”和“个人练习”相结合的学习方法,最终解决所发现的问题。从而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练习,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学过程: 一、课堂常规: 体委整队、报告人数,师生问好二、游戏导入: 教师创设森林游玩的情境,沿途模仿所见各种动物动作(兔子、青蛙、小鸟、刺猬……), 欢快地做游戏“高人、矮人、抢板凳”。三、技能学习: 1、老师创设森林遇险情境, 同学们被困在一个小土坡上, 怎样才能安全地离开?老师把同学们分成勇敢组、团结组、守纪组、合作组, 鼓励大家团结一致, 学习应急技能――前滚翻, 运用技能摆脱危险。 2 、用皮球与砖
对课改的意见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