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热爱学生.doc


文档分类:医学/心理学 | 页数:约4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4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4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之一,更是教师职业道德的集中体现;是教师教育学生必备的情感基础,是教师职业道德高低的试金石。2008年9月9日上午,温家宝总理邀请8位来自基层的中小学教师座谈时要求教师“要为人师表、教书育人,努力实践学为人师、行为世范。教师应该自觉的加强道德修养,率先垂范,以自己的高尚人格,教育和影响学生,努力成为青少年学生的良师益友,成为受到全社会尊敬的人”。教育是培养人的事业,教师是培养人的专门劳动者。如何对待所培养的对象,是教师这一行业古今不尽的话题。千百年来,人们对这一问题的思考和探索,衍生出一种崇高的教师职业道德,这就是热爱学生。
一、热爱学生是我国教育方针对教师的根本要求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教育目的是为了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教师要想履行这一重要职责,首先必须热爱自己的劳动对象-------学生,学生是在教师的教育指导下学习知识、获得智慧、发展品德,这就要求教师对学生必须高度负责。基于此,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要立足于对社会主义祖国前途的关心、对教育事业的忠诚、对新一代社会主义接班人的期望,严格要求学生,耐心指导学生,保护学生合法权益,促进学生快乐、健康、全面地发展。教师之爱,是学生学习的推动力、成长的催化剂、更是促进学生勇攀知识高峰的不竭动力。
二、热爱学生是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应该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前面发展。在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全体学生同样的关心和指导、同样的鼓舞和期望,公正、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求发展、求进步和需要,使学生从教师的行为中看到希望,受到鼓舞。即使是最差的学生也有他的闪光点,在教师的实际工作中,要一分为二地看待每一位学生,努力寻找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教学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能有所收获。比如对于身体素质好,成绩较差的同学,就鼓励他们在体育方面多下功夫;对于有特长的学生,就帮助他们选好目标,在学好文化课的同时发挥专长,真正让每个学生都找到自己的发展之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教育实践中,把教会学生做人,学会求知、学会审美、学会健体、学会劳动有机地统一起来,同等重视学科课、活动课的育人功能,把理论和实际、动脑动手结合起来,把课内外、校内外教育结合起来,使学生的知、情、意、行和谐统一,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三、热爱学生为教师施教提供了感情基础
教育过程是一个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师只有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对学生充满真挚的友善之情,良好的师生关系才有可能得以存在和发展。热爱学生,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尊心、尊重学生的个性和爱好。只有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才能建立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培养出人格健全的学生。教师对学生的爱,与一般的人与人之间的爱有所不同,它不是来源于血缘关系,也不是来源于教师的某种单纯的个人需求,而是来源于人民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责任感,来源于教师对教育对象的正确认识、满腔热情和无限期望。因此,师爱是一种充满科学精神的、普遍、持久而高尚的爱。教师越是满怀深情地去爱学生,就越能赢得学生对自己的爱,良好的师生关系就越是能迅速地确立起来并得到健康的发展。师生之间爱的交流是学生成长的催化剂,它可以有力的把学生吸引到教育过程中来,激发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动力,

热爱学生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相关文档 更多>>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4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1652129****
  • 文件大小22 KB
  • 时间2021-0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