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国家大力推进素质教育,舞蹈课越来越得到人们的重视。舞蹈教学属艺术教育、情感教育,也是美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中舞蹈艺术对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作者对如何有效地开展舞蹈教学进行了实践探索。
关键词:
舞蹈是人类最早的艺术表现形式。是一种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有节奏的人体动作造型,能表达人的思想感情和反映社会的综合艺术形式。通过舞蹈教学可以使青少年在接受舞蹈艺术美的熏陶中逐渐具备较好的人体美的基本素质,获得协调动作的基本能力,领悟舞蹈艺术的基本特点和规律,从而可以提高审美能力、陶冶情操。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开展舞蹈教学呢?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而要在舞蹈课堂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欲望,运用各种直观的教学手段,把舞蹈形象直观地、生动地再现在学生的面前,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采用具体创设情境的方式,包括问题情境、谈话情境、实物情境、故事情境、多媒体情境以及小品表演情境等等,用生动的情境去启发学生,去感染每个学生。用优美传情的动作感动学生,带动全体学生积极地投入到表演之中,当然每一种情境的设计都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这样教师通过与学生的互动环节了解到属于他们的真实想法,在学生感受美、欣赏美和表现美后,再深入引导孩子发挥想象去创造美,编排出贴近学生的舞蹈动作,实现了舞蹈教育的相关目标。
二、因材施教发挥每位学生的表现力
由于生源参差不齐,导致舞蹈教学对象的基本素质和基础能力有较大差异,这就要求教师在舞蹈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在集体教学的基础上,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实施个别辅导。一是根据学生的不同舞蹈学等无偏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在教学中排除学生不同的心理障碍,引起不同层次学生的共鸣,使他们树立学习舞蹈的信心。二是根据每个学生出现错误动作的不同情况,采用相应的纠正手段,进行个别纠正,并提出不同的具体要求,让每个学生既有练习机会,又有显着的提高。三是针对驼背、弓背、O型腿或X型腿等个别学生的具体问题,安排不同的训练内容,采取不同的纠正方法,进行个别辅导。四是针对不同性格倾向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
三、注重观察和鼓励
在舞蹈学习中,注重观察,这里所说的观察不仅仅是指老师,也是指学生要主动对教学内容进行观察和分析,通过搜集相关资料,通过自己的分析为下一步学习研究活动提供事实根据。发言与提问是学生对整体教学内容的思考,更是与自己已有知识储备相碰撞产生新火花的环节。学生的发言与提问更是检验教师水平与能力的重要环节,因此,对于学生好的发言和提问要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建立自己的观点体系。老师在解答问题时尽量采用一些生动的语言和辅助性教具,如图片、影像资料、活体实例等以增强教学效果。
四、运用
科学图示展示
舞蹈教学中,结合图示教学不仅有利于学生掌握基本舞步,还有利于减轻记忆负担,提高识记和保持的效果。而有机重复的结构设计本身,能方便学生学忆,减轻了老师不必要的讲解,使学生学习舞步的目的性、主动性大大提高。当然,图示应该贴近实际生活,避免过分繁杂造成学生的理解偏差,学生对图示不明白时,老师应当及时给予帮助和解释,使学生能够在最短的时间内去理解和记忆图示的内容。舞蹈教学中教师还可利用音像资料、图片、舞蹈服饰、道具等的配合,
论如何开展舞蹈教学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