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此文档

请回游玩的手臂(胡秀荣).doc


文档分类:生活休闲 | 页数:约5页 举报非法文档有奖
1/5
下载提示
  • 1.该资料是网友上传的,本站提供全文预览,预览什么样,下载就什么样。
  • 2.下载该文档所得收入归上传者、原创者。
  • 3.下载的文档,不会出现我们的网址水印。
1/5 下载此文档
文档列表 文档介绍
襄阳市宜城市南街小学 胡秀荣
好的品德修养,是人的生命中不可或缺的色彩,它可以使人生的道路变得顺畅、通达,可以为人生增光添彩。俗话说:“播种习性,收获行为”,作为一名小学品德教师不能只把向学生传授知识、发展智能作为自己的任务,而更应注重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和行为习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做人,使其成为具有良好品德修养的受益人。
课程标准指出:《品德与社会》,根据学生社会生活范围不断扩大的实际,从学生品德形成、社会认识的需要出发,以人与他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为主线,将爱国主义和集体主义教育、品德教育、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历史和地理教育、国情教育以及环境教育等融为一体,为学生成长为富有爱国心、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品德行为时的教学过程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种现象:老师在讲台上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在座位上玩得不亦乐乎。只有有数的几个学生眼睛随着老师转,更别提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那可是少之又少,几乎称得上是稀物了。因为品德课程对他们来说是一门副课,是一门可学可不学的课程,所以在课堂上才会出现老师讲的热,学生学的冷的现象。
那么怎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品德的热情,让那些游玩的手臂在品德课堂上像森林一样林林立立呢?经过我不断的摸索、实践,我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改变学生的学习态度:
一、多措并举开展课堂教学。
在品德教学过程中,我们往往采用单一的填鸭式教学模式。这种以说教为主的思想品德教育在现实社会面前显得是那么的苍白无力。要改变思想品德教育的现状就要改变过去的以说教为主的教学模式。
如果教的行为引发了预期的学的行为,我们可以说教的行为有效果,有效果的教以学生信任教师的教导,并愿意跟随教师的指引为条件。
1、多讲少读,提高兴趣。
所谓讲并不单指老师讲,还有学生讲。我听过很多老师说,品德教材一课时内容非常少,我一节课可以上三四个课时的内容,老师把课题一板书,关键词句让学生一圈,然后学生把文字从头到尾读一遍,这节课就结束了,有什么好讲的。其实不然,品德教材里每篇课题所包含的内容深着呢。
比如,在教学六上第2课“当危险发生时”,其中有一个案例创设了一个火灾情景,在教学时,我先让学生展开想象,说怎么办,再开展“抓关键词”的辩论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当危险发生时,“镇定、方法、机智”都很重要。通过辩论活动,帮助学生树立遇险时应有的态度。接下来,通过阅读消防员叔叔的提醒,了解遇险时应有的态度和正确做法。此时,老师适时强调遇火灾逃生时的正确做法的关键字“走、捂、爬、逆风而逃”等,并让学生现场表演,加深印象,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多动少坐,参与社会实践。
在《品德与社会》教材里,有许多社会实践课。比如六上第5课“我们也是公民”这一主题,要求学生走出校门,以公民的身份,参与社会,进行社会调查研究,然后给有关部门提意见和建议。上这课时,我提前一周就给学生布置任务,让他们利用假期或上下学时间,仔细观察路过烧烤摊旁边的人们的表情,并可询问一下人们对占道经营且污染环境的烧烤摊位有何想法,然后整理一下调查结果,待上课时备用。通过一周的调查了解,很多学生都写出了一份像样的调查报告及很有份量的建议,包括那些学困生。他们都说,老师,以后多让我们做些这样的活动吧,既锻炼了我们的胆量,也锻炼了我们的口才,还锻炼了我们的观察能力,更锻炼了我们

请回游玩的手臂(胡秀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

非法内容举报中心
文档信息
  • 页数5
  • 收藏数0 收藏
  • 顶次数0
  • 上传人yjjg0025
  • 文件大小24 KB
  • 时间2021-05-09
最近更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