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操作规范与安全 Manipulation & Biosafty in biolaboratories 魏敏杰陈杰阮强王振宁单凤平孟繁浩富伟能陈磊中国医科大学 a)生物危险度评估 b)生物危害程度的分级 c)生物安全水平分级 d)动物实验室的生物安全 a)生物恐怖威胁的分级 b)A级生物武器 ? Biological laboratories are special, often unique work environments that may pose identifiable infectious disease risks to persons in or near them. Infections have been contracted in the laboratory throughout the history of microbiology. ?实验室感染事件时有发生,这主要是因为从事专职微生物研究的人员比其他工作人员有更多接触病原微生物的机会,稍有疏忽大意, 就可能被试验的对象所感染。有人统计,从事病原微生物研究的工作人员传染病发生率比普通人群高 5~7倍。实验室感染事件的发生有可能成为传染源,造成危害公众健康的严重后果。因此必须引起重视。建立健全实验室各种规章制度( SOP) 是科研工作有序进行的必要前提。实验室规章制度一般包括: –人员规章制度,包括培训制度。–仪器使用制度。–动物使用制度。–药品使用及保管制度。–实验室环境与生物安全制度。–紧急情况下应急制度。例如:生物实验室里应备有急救药剂和用品如:创可贴,纱布,烫伤药品等。?生物安全制度是所有制度中的最重要的制度, 为此,我国也和其他国家一样制订了本项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 233 —2002) 该通用准则是以美国 CDC / NIH 《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第四版为蓝本制定的。《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的生物安全》基本内容生物安全防护的基本原则、实验室的分类、分级及适用范围、一般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基本要求、实验脊椎动物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生物危险标志及使用、新建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验收和现有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检测、现有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使用和维护、附录 A安全操作规程、附录 B二级生物安全柜的现场检测、附录 C各国的微生物与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适用级别表等。典型案例?安徽患者宋某和北京患者杨某曾同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病毒病预防控制所形态实验室工作,专家初步判定,此次沙斯疫情可能源于实验室工作人员感染。?在新加坡的 2003 年9月,一名 27 岁的实验室研究者感染沙斯。?在同年的 12 月,一位 44 岁的台湾军事科学家也在实验室感染沙斯。幸好,这都是少数的沙斯个案。?美国一实验室感染黑死病(鼠疫)的三只实验鼠下落不明, 这三只老鼠是供新泽西医学与牙科大学校园里的公共卫生研究院为联邦政府进行生物反恐研究用的,黑死病的一种症状,就是患者的皮肤上会出许多黑斑,所以这种特殊的瘟疫被人们叫做“黑死病”。对于那些感染上该病的患者来说, 痛苦... 在 1348 年--1350 年间,总共有 2500 万欧洲人死于黑死病. 实验室感染事件有四种类型?第一种是事故性感染,一般是因为试验人员操作过程中的疏忽,使本来接触不到的微生物污染环境,直接或间接感染实验人员。 1956 年前苏联的一个实验室中,有 9支装有委内瑞拉马脑炎病毒鼠脑的安瓿被打破。事后没能很好地进行处理及采取必要的措施,也未进行彻底消毒,结果在几天内造成 24名工作人员感染。
8实验室操作规范与安全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