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寓言二则》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1)郑人买履( ) (2)遂( )不得履 (3)宁( )信度
(4)遽( )契( )其舟 (5)先自度( )其足
(6)宁信度( ),无自信也
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1)置之其坐 (2)而忘操之 (3)反归取之
(4)遽契其舟 (5)楚人有涉江者 (6)宁信度,无自信也
3.辨别下边语句中的“度”的不同意思。
(1)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 度:
(2)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 度:
4.解释下列语句中“是”的意思。
(1)是吾剑之所从坠 是:
(2)你不要把他说得一无是处 是:
(3)韩非是《韩非子》的作者 是:
5.解释下列“之”的意思,并按要求归类。
先自度其足,而置之①其坐 至之②市,而忘操之
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③
(1)做代词,代物的:
(2)做动词用的:
6.翻译下列句子。
(1)及反,市罢,遂不得履。
(2)人曰:“何不试之以足?”
(3)宁信度,无自信也。
(4)其剑自舟中坠于水。
(5)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
(6)是吾剑之所从坠。
(7)求剑若此,不亦惑乎?
《幼时记趣》
1.解释字词。
(1)私拟作群鹤舞空( )(2)项为之强( )
(3)又留蚊于素帐中( ) (4)果如鹤唳云端( )
2.给加点的字注音。
①土砾( )②怡( )③壑( ) ④癞蛤蟆( )
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①凹者为壑( )
②不觉呀然惊恐( ) ③捉蛤蟆,鞭数十( )
4.解释句中的文言虚词。
①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 )②使与台齐( )
③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 ) ④余年幼,方出神( )
5.分别指出加点词所指代的内容。
①常蹲其身( )②神游其中,怡然自得( )
③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 )④鞭数十,驱之别院( )
6.翻译下列句子。
(1)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
(2)作青云白鹤观
(3)鞭数十,驱之别院。
(4)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
《三峡》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不见曦月( )沿溯阻绝( )
素湍绿潭( )绝巘多生怪柏( )飞漱其间( )属引凄异( )
二、找出通假字并解释:略无阙处
三、古今异义词
1、或王命急宣(古义: 今义: )
2、至于夏水襄陵(古义: 今义: )
四、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林寒涧肃
3、空谷传响
五、一词多义
:沿溯阻绝( ) 哀转久绝( )
:自三峡七百里中( ) 自非亭午夜分( )
六、重点词语解释
( ) ( )
( )( ) ( )
( ) ( )
七、重点语句翻译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2、回清倒影
3、绝巘多生怪柏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5、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6、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7、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八、理解性默写
1、文中侧面写山之高的句子是:
2、文中侧面写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
3、写三峡全景的句子是:
4、写两岸连山的句子是:
5、写山高的句子是:
6、由三峡水流汹涌湍急联想到李白的诗歌是:
7、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和给予作者的感受是:
8、三峡夏季江水的特点是:
九、开放性试题:,也可以从本文找出两个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
理由1:
七(上)语文古文古诗复习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