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应用技术专业
人才培养方案
一、专业定位
(一)职业面向
本专业毕业生可在物联网感知设备公司(传感器或RFID芯片制造商)、物联网网络技术公司(无线网络)、物联网工程公司(布线施工)、物联网系统使用单位从事感知设备的安装、调试、维修、维护;无线网络、无线传感网的组建、调试、维护;物联网产品应用、营销推广、施工等相关工作。
(二)岗位面向
本专业的职业岗位主要有:
1、物联网系统的安装、测试人员 ²
2、物联网系统的管理、维护人员 ²
3、物联网企业营销人员 ²
4、物联网系统中相关产品的生产、测试人员 ²
5、安全技术防范行业--设计、管理、施工、监理、维护、营销人员。
6、网络管理员、网络工程师、网络工程技术员、网络设备售后技术服务员、Web程序设计员、计算机系统管理员等。
二、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
(一)人才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适应生产、建设、服务、管理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具有较高物联网专业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技能,满足传感器与无线射频识别(RFID)设备安装、调试、维修、维护;无线传感网络(WSN)组建、调试、维修、维护;智能终端设备(手机、平板电脑)软件开发;物联网产品应用、营销推广等职业岗位的要求,具备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二)人才培养规格
1.专业能力
1)掌握与物联网技术相关的理工知识和基本理论和方法。 ²
2)掌握物联网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了解物联网科技发展动态。 ²
3)熟悉国际国家关于物联网标准。 ²
4)掌握必需的传感器、电子、通信、单片机、高频微波、RFID技术等知识和专业技能。 ²
5)掌握基本物联网节点,网关,网络协议栈,主要无线有线网络技术原理,自组织组网措施和主要无线有线网络拓扑和网络安全技术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 ²
6)掌握信息采集、处理和融合、通讯传输等基本理论和方法。 ²
7)网络操作系统的安装配置、运行管理、计算机系统及其网络系统高级配置与维护; ²
8)具备计算机网络设备的管理与维护能力,能够胜任网络管理员职务;
9)具备网络工程的规划、设计、建设及维护的能力,能够建设中小型企业网络;
10)具有良好的程序开发能力,能够从事嵌入式系统开发;
11)能够从物联网设备、软件的销售与技术服务工作
2.方法能力
(1)具有较强的自学能力、获取技能的能力;
(2)具有良好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3)具有查找、收集、整理、分析相关信息资料,编制简单技术文件的能力;
(4)具有制订合理工作计划的能力。
3.社会能力
(1)具有较强的社会交往和与人合作能力;
(2)具有诚信意识和责任意识,有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3)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工作精神;
(4)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5)具有良好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6)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克服困难的能力;
(7)具有适应工作和环境变迁的能力;
(8)可持续发展能力、信息交流能力、技术创新能力。
(三)职业资格证书
网络管理员(中、高级)、局域网管理、网页制作员(中、高级)、物联网应用工程师。
三、学制与招生对象
(一)学制
三年。
(二)招生对象
具有普通高中、中等职业学校学历或同等学力者。
四、人才培养模式设计
(一)“双证融合、三阶段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设计依据
通过调研福建省和厦门市的典型企业,并对毕业生及其企业进行信息反馈,对物联网应用技术方向人才的岗位需求进行专业定位。这些行业对物联网管理与维修、销售;网络搭建、网络管理和网络应用等高技能人才提出了岗位要求。建立“双证融合、三阶段能力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
(二)“双证融合、三阶段能力递进”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流程
物联网行业需要多种技术人才,根据物联网的四层架构,可对应为四类技术人才。感知识别层涉及到物联网的硬件设备,主要为实体设备和传感器,这个层次需要电子设备开发人员和传感器设计与制造人员;网络构建层完成感知信息的传输,需要移动通信和计算机网络人员;管理服务层涉及到整合网络层传递过来的信息,并以服务形式提供给应用层,需要软件技术人员,特别是Web Service方向人员;创新应用层完成信息的处理和显示,以运行在手持设备中的应用软件为核心,需要嵌入式软件设计与开发人员。根据以上分析物联网人才需求可以概括为四类:电子设备和传感器技术人才;移动通信和计算机网络人才;面向服务的软件技术人才
物联网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方案新专业申报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