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用脑想,用心记
宋朝有个读书人叫陈正元,他看书特别快,一目十行,囫囵吞枣,从来不动脑子去想。他读过的书一本又一本,花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可是没有留下什么印象。这使他十分苦恼,疑心自己是不是记忆力不好。
有一次,他向著名学者朱熹请教。朱熹询问了他的读书过程后,给了他一番忠告,说:“以后读书,你不要只图快,哪怕一
句话,也要重复读上多遍,这总比一味往前赶效果好。读书一定要用脑想,用心记。听了朱熹的忠告,陈正元这才明白,
他读过的书之所以记不住,不是记忆力不好,而是读书的目的不明确,方法不对头。他把读书多当成了目的,忽视了对书中内容的理解和记忆,读书。这样匆忙草率地读书,即不能消化书中的内容,又不能有重点地记忆,因此读书的效果很差。
陈正元接受了朱熹的忠告,此后,他每读完一段文字,就回想这文字讲了些什么,有几个重点,并且留心把重点的内容记住。经过日积月累,他终于成了一位有学识的人。
3、伞的故事
看见伞,我便想起了母亲,心里涌起了一种温暖的感觉……
小时候,我们村里没有学校,我们要跑到八里外的镇上去上学。路途远,最怕遇上雨天。没准走到半路就会下起大雨来,就会被浇成个“落汤鸡”。那时候,我多么想有一把伞呀!
有一回,放学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浑身烧得滚烫滚烫的。娘摸着我的头,眼圈儿便红了,那时候我小,不懂事,不能体谅娘的难处,竟对娘说:“要有把伞就好了,咱买一把吧!”
娘沉思良久
最后一字一句地说买咱买一把
听了娘的话,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jiān nán,她哪能有伞给我买伞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气,对孩子,她从来都是说一句是一句的。
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织布机,脚一蹬,手一搬,“哐里哐当”,满屋里便都是机声了。这一夜,我枕着机声入梦。一早醒来,机声还在响。啊,娘织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ch
àn
Dǒu( )地喊了一声:“娘!”娘用熬红的眼睛看着我,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泪水夺眶而出,说:“娘,您别再熬夜了,我不要伞了!”
娘笑笑,说:“傻孩子,伞,咱还是要买的。妈多熬几夜就有了……”
终于有一天,娘割了布。从集市上卖布回来,娘一脸喜气。
见了我,她立即打开了印花bāo fu( )
喜眉笑目地说:“那去吧,你要的伞!”
“啊,伞!”我喜出望外,从娘手里接过伞来。这是一把崭新的。这是一把八角黄油布伞。我撑开,合上,再撑开,再合上,举起来,拧动伞柄,让它在空中旋转。我偶一抬头,望见了娘那带笑的黄油布似的脸我心里一酸,泪水就从眼里涌了出来……
从此,一把黄油布伞伴随我,从初中升高中,读大学,一直到参加工作。渐渐地,这把黄油布伞落伍了,我却舍不得扔掉它。我带着这把伞就仿佛母亲就在去身边,我忘不了母亲对我的那份深深的爱。
1、文中的拼音处是什么词语?
2、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沉思良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出望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给第四自然段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4、“她哪能有伞给我买伞
五年级 Microsoft Office Word 2007 文档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