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武松打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朗读课文,了解武松打虎的经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激发学生对打虎英雄的崇敬之情。
2、指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中武松打虎场景的精彩描写,并能用自己的话讲述打虎的经过,想象武松打虎的精彩场面,感受中国古典文学作品的魅力。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武松是怎样打死猛虎的,从而体会武松的勇敢无畏的英雄气概,并通过对武松心理活动的分析,了解课文对人物描写的真实性。
教学过程:
一、播放歌曲,激趣导入
播放《好汉歌》问:这首歌同学们熟悉吗?是哪一部电视剧的主题歌?关于《水浒传》你知道些什么?(学生结合自己的了解自由回答)
那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中的一个片断——《武松打虎》。
二、自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自学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2、交流字词学习情况。
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自由读课文,把字音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想想文章讲了一件什么事?是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2、交流汇报。
四、直入重点,精读第二部分
(一)快速浏览课文4—6自然段,思考“打虎”这一部分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老虎出现-----老虎攻击------武松攻击。(随机板书。)
(二)直奔主题,从武松打虎时和打虎后的描写中揣摩武松的人物性格。
1、出示学习指南,学生自学老虎进攻这部分内容。
(1)、默读第6自然段,用横线画出老虎进攻招数的句子。用浪红画出武松如何防守的句子。思考:武松给我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用最简洁的词语将感受标注在段落旁边。
生默读批注,师巡视指导。提示学生:圈画要突出重点;标注要简洁;联系前后动作再谈感受。(关注学生的批注习惯和方法)
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汇报:
A、四个“闪”字——表现出武松的沉着冷静、动作敏捷
B、师引导:在这一段中,除写了武松的沉着冷静、动作敏捷以外,还写到了武松的什么?用一个字就可以概括,谁找到了?——武松的“怕”
C、学生联系课文内容谈自己的理解——这是一种吃惊和害怕。
2、出示学习指南,学习武松进攻的这一部分。
⑴、勾画出武松“打”虎过程中让你印象的句子,有感情朗读地。⑵、圈出武松“打”虎的动词加以体会,想象中朗读。
小组交流,全班汇报。
A、动词“抡”、“劈”——力气大
B、师引导:这是一场什么样的搏斗?从“一棒打空”这一细节的描写,体会到了什么?——一棒打空的慌乱与害怕。
C、动词“跳”、“退”“揪”“按”“拳打”“脚踢”——机智、勇猛、武艺高强
D、不肯放松、只顾拳打脚踢、打得老虎七窍出血——武松因高度紧张而忘记了害怕
引读6自然段,体会武松的后怕——心理活动和“挨”字
师引导:作者既然塑造了武松打虎的英雄形象,为何还要在字里行间流露出武松的“怕”呢?(真实)
五、默读武松上冈部分,揣摩人物性格
1、师过渡:课文除了描写武松打虎的场面外,还描写了武松
29武松打虎 (2)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