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管理类的论文投稿.doc旅游管理类的论文投稿
随着时代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们不仅对于物质条件的要求越来越高,与此同时人们也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交流,旅游非常恰当地满足了人们的需求。下文是我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篇1
浅谈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的策略
中国旅游业发展的三十多年来,主要是以建景区、景点、酒店的“景点旅游”模式发展,为我国旅游产业从无到有探索出一条道路,积累了宝贵的经验。然而在旅游发展的新时代,旅游业作为综合性产业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的作用和影响更加广泛,传统的以抓点方式为特征的景点旅游模式,已经不能满足大旅游发展的需要。现实要求我们必须从三十多年来的“景点旅游”模式转变为“全域旅游”模式,进行旅游发展的战略再定位。
一、全域旅游概述
一全域旅游的由来
目前,旅游业对世界经济发展和就业的贡献都超过了10%,已成为支撑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产业。2015年,国内旅游人数达到40亿人次,旅游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当前,地方旅游市场秩序混乱与人民群众“追求满意服务”的目标不相适应,旅游产品和公共服务及交通等基础设施供给与爆发式、井喷式增长的旅游市场需求不相适应,一些旅游企业对门票经济的过度依赖与广大游客的承受能力和期待不相适应等问题,都需要通过发展全域旅游来解决。所以全域旅游是由于旅游业发展新需求倒逼出来的旅游模式。
二全域旅游的概念
国家旅游局局长李金早在其《全域旅游大有可为》的讲话中对全域旅游是这样界定的: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产业,通过对区域内经济社会资源尤其是旅游资源、相关产业、生态环境、公共服务、体制机制、政策法规、文明素质等进行全方位、系统化的优化提升,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融合发展、社会共建共享,以旅游业带动和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协调发展理念和模式。简而言之就是将一个区域整体作为功能完整的旅游目的地来建设、运作,实现景点景区内外一体化,做到人人是旅游形象,处处是旅游环境。
三全域旅游的标准
国家旅游局下发了《关于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了“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的6大主要考核指标:一是旅游业增加值占本地GDP比重15%以上;二是旅游从业人数占本地就业总数的比重20%以上;三是年游客接待人次达到本地常住人口数量10倍以上;四是当地农民年纯收入20%以上来源于旅游收入;五是旅游税收占地方财政税收10%左右;六是区域内有明确的主打产品,丰度高、覆盖度广。
二、海南省全域旅游发展经验
海南省作为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认真落实全域旅游的四大标准:率先实现旅游业对当地经济贡献率15%和新增就业贡献率20%;率先实施“1+3”旅游综合管理和综合执法模式;旅游厕所建设率先达标;旅游数据中心率先建成。海南省省长刘赐贵在2016年海南省旅游工作会议上指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创建,每一个村庄、每一个乡镇、每一个市县、直到全省,都要有点、线、面的要求。其中点是指对景点、居住点、公共服务场所等各个点的规划建设管理,把示范区内每一栋建筑、每一个经典、每一个乡村都建设成精品、塑造成景观;线是指完善自身
旅游管理类的论文投稿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