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学校代码: 1 0 2 6 9
学号: 5 1 0 6 2 6 0 1 0 1 7
单束呼托带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变化的
历史对比及其环境因子研究
院系: 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专业:
研究方向: 河口生态学
指导教师:
硕士研究生: 飞获
2009 年 5 月完成
2009 届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学校代码: 1 0 2 6 9
学号: 5 1 0 6 2 6 0 1 0 1 7
单束吁托带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变化的
历史对比及其环境因子研究
院系: 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专业:
研究方向: 河口生态学
指导教师:
硕士研究生:
2009 年 5 月完成
M a ste r T h e sis in 2 0 0 9 S e h o o l e o d e : 10 2 6 9
S tu d e nt ID : 5 1 0 6 2 6 0 1 0 1 7
E a st C h in a N o rm a l U n iv ersity
H isto ric a l C o m P ar iso n o n E v o lut io n o f
P 坤 toP lanl kt on C orn们nun ity an d its R elat ion s
w ith E n v iro nm e n ta l F a c to rs in Y an g tz e
E stu ary an d its adj acent S ea
D e P a rt m e nt :
S ubj eet:
R e s e ar e h F ie ld :
S tu d e nt N a 们n e :
S u P e rv iso r :
F in ish e d D at e :
多
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
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
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的研究做出重
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蛋飞每日期
学位论文授权使用声明
本人完全了解华东师范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学
校有权保留学位论文并向国家主管部门或其指定机构送交论文的电
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学位论文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
文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有权将学位论文的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
行检索。有权将学位论文的标题和摘要汇编出版。保密的学位论文在
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
学位论文作者签名:再‘灸导师签名,,又
/ 分 J月一子犷二
日期日期
呵·卜
学位论文导师意见
本人负责指导再,互同学的硕士学位论文,据我所知,除文中
已经注明弓}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
研究成果; 经审阅认为该论文已达到我校硕士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
同意该论文送审并答辩。
导师签名:
日期: 企圣~歼‘之
指导小组导师意见
、
本人参“指导再”色同学的硕士学位论文,经审阅认“该论文
已达到我校硕士学位论文的学术水平, 同意该论文送审并答辩。
指导小组导师签名: 移、叫、
日期:
童1 盆硕士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
姓名职称单位备注
叶属峰教授级高工
陈庆强教授、博导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
重点实验室
沈芳副教授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
重点实验室
高磊博士后同济大学秘书
夕尸
摘要
本文以长江口及邻近海域赤潮高发区(32 000吮2 903 0 ,N , 12 3“E 以西海域)
为研究区域,在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浙江省舟山海洋生态
环境监测站 2005 一2006 年共同开展的生态环境现状调查资料的基础上,通过收集
近 50 年来的调查资料,初步对比分析了该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特征及其
演替趋势,并运用典型相关分析(c ano ni cal c or esP on den e An al ys is ,C C A ) 对
浮游植物群落分布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做了进一步的研究,最后结合全球气候变
化、人类活动等影响因素对浮游植物群落结构演替的原因进行了初步分析。主要
研究结果如下:
近 50 年来的调查资料比较显示,长江口海域浮游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细
胞丰度及优势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该海域浮游植物组成仍以硅藻占优势,但所
长江口及邻近海域浮游植物群落变化的历史对比及环境因子研究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