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作业革命
九月,秋高气爽,但对学生来说却意味着更重的学习任务在等着他们,接踵而来的是作业量的增大和学生不懂得合理安排时间的矛盾。这逼得我不得不在教学上做一些大胆的尝试——作业革命。
我们能不能设计一些又能深化课堂学习、又好玩有趣、又具有一定的挑战性的作业呢?能不能让学生爱做,又要动脑筋,又不能怕麻烦,又可以合作完成,又可以有不同的答案,又可以选择做与不做,老师批改起来也轻松愉悦呢?我把我所做的几种尝试拿出来与大家共同探讨。
一、变单一作业为多元作业,让学生竞展风采。
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会多方面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效率。但是,同样作为学习的重要环节,作业练习的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忽视了指导学生充分运用感官,全方位、多角度地认识事物、进行感知,也没有鼓励学生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现其学习、思考的结果,很多题目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不仅个性没有得到发挥,而且思维潜力也得不到挖掘,很少能通过作业练习真正获得学习技能、学习态度的养成,学习能力不具备可持续性发展,没有后劲。所以,我将过去单一的作业设计为富有童趣性的、生活性的、自主性的、综合性的练习。鼓励学生以看、听、触、闻、尝、摸和想象等多种手段感受知识的存在、进行知识的探讨,完成生动活泼的、精彩纷呈的作业。
例如,为了改变原来计算题枯燥、乏味的现象,我就设计一些如“找门牌号”、“小兔闯关”、“小壁虎找尾巴”等带有童趣的游戏性练习。就拿“帮小兔找门牌号”的游戏来说吧,即:小兔接到小熊打来的电话,邀请小兔到它家去玩,小熊说,它家的门牌号是108号。可小兔到了小熊居住的小区一看,傻眼了,原来这里的门牌号都是一些算式,你们能帮小兔找到小熊家吗?把一道道计算题融合在故事情节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运算的方法和技能,提高学生计算能力和学习兴趣。
再如,教学《买衣服》时,我问孩子们在日常买东西时碰到过什么问题?学生们纷纷说开了:钱不够;找钱;算钱等等。接着我把一些学习用品呈现出来,教室成了小超市,学生们自由购物。在买卖的过程中,孩子们学会了新知识,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同时发现原来数学无所不在,它贯穿我们生活的每一天。
有的教学内容可以让学生画成画,有的做成贴纸画,有的剪纸,有的拼图……做这种作业,同学欢乐,老师自豪,家长也啧啧称道,一举多得。学生在完成这类作业时,不仅充分学习了教材内容,还广泛的涉猎到与教材相关的、物、绘画、工艺、家庭、道德、等等方方面面能力、生活常识。学生可以邀请同学合作、家长参与,甚至邀请教师参与…… 这样,作业不仅仅是一个载体,还是一个极好的凭借,它给学生一个起点、一个支点,激发学生的感官体验,调动学生的情绪活动,让学生在愉悦合理的情境中,利用生活和学习中熟悉的材料来展示他们的潜能,使学生和这些材料或环境不断产生互动,自然地显现出各自不同的智力类型和能力倾向,获得了放大了许多的知识信息,锻炼了全面参与学习的能力,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啊!
二、把工具作业变成人文作业,写作业也学习做人。
知识显现是作业的主要内容。但是,围绕着作业完成的过程,还有学习者的书写习惯、观念想法、价值判断以及情绪流露等等,
我的作业革命 来自淘豆网m.daumloan.com转载请标明出处.